[发明专利]一种薄膜晶体管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232650.2 | 申请日: | 2017-04-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8695376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12 |
发明(设计)人: | 陈崧;钱磊;杨一行;曹蔚然;向超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TCL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L29/06 | 分类号: | H01L29/06;H01L21/336;H01L29/786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君胜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68 | 代理人: | 王永文;刘文求 |
地址: | 516006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薄膜晶体管 纳米颗粒薄膜 交联 制备 半导体层材料 热载流子效应 半导体层 有效减少 应用 | ||
1.一种薄膜晶体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薄膜晶体管的半导体层为交联纳米颗粒薄膜,所述交联纳米颗粒薄膜为纳米颗粒薄膜在组合气体氛围下经过交联反应制备而成,其中,形成所述纳米颗粒薄膜的材料选自氧化物纳米颗粒、硫化物纳米颗粒、硒化物纳米颗粒、氮化物纳米颗粒、氟化物纳米颗粒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组合气体包括还原性气体、氧气、水汽和二氧化碳。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薄膜晶体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薄膜晶体管包括衬底、位于衬底上的源电极和漏电极、位于所述源电极和漏电极上的绝缘层,位于所述绝缘层上的柵电极,所述衬底上还设置有半导体层,所述源电极和漏电极之间被所述半导体层隔开。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薄膜晶体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薄膜晶体管包括从下至上依次叠加的衬底、柵电极、绝缘层以及半导体层,所述半导体层上设置有源电极和漏电极,所述源电极和漏电极彼此分开。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薄膜晶体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薄膜晶体管包括从下至上依次叠加的衬底、柵电极、绝缘层以及半导体层,所述绝缘层上还设置有源电极和漏电极,所述源电极和漏电极位于所述半导体层内部并被所述半导体层分开。
5.一种如权利要求1-4任一所述的薄膜晶体管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半导体层材料的具体制备过程包括:
步骤A、将纳米颗粒分散在溶剂中,并搅拌均匀,得到纳米颗粒溶液,所述纳米颗粒为氧化物纳米颗粒、硫化物纳米颗粒、硒化物纳米颗粒、氮化物纳米颗粒、氟化物纳米颗粒中的一种或多种;
步骤B、通过溶液法将纳米颗粒溶液制成纳米颗粒薄膜,并通入组合气体,促使交联反应发生,得到交联纳米颗粒薄膜作为半导体层;所述组合气体包括还原性气体、氧气、水汽和二氧化碳。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薄膜晶体管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还原性气体偏压控制在1~100Pa之间,氧气偏压控制在0~2×104Pa之间,水汽偏压控制在0~2×103Pa之间、二氧化碳偏压控制在0~100Pa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薄膜晶体管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A中,所述纳米颗粒溶液的质量浓度为1~100mg/ml,所述溶剂为醇类溶剂。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薄膜晶体管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A中,所述纳米颗粒的平均直径控制在5nm以内。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薄膜晶体管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B具体包括:
步骤B1、首先将纳米颗粒溶液置于密闭的环境中,通过溶液法将纳米颗粒溶液制成纳米颗粒薄膜;
步骤B2、然后往密闭的环境中通入组合气体,促使交联反应发生,得到交联纳米颗粒薄膜。
10.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薄膜晶体管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B具体包括:
步骤B1’、首先将纳米颗粒溶液置于惰性气体环境中,通过溶液法将纳米颗粒溶液制成纳米颗粒薄膜;
步骤B2’、然后将纳米颗粒薄膜置于密闭的环境中,往密闭的环境中通入组合气体,促使交联反应发生,得到交联纳米颗粒薄膜。
11.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薄膜晶体管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还原性气体为一氧化碳、氢气、氨气中的一种。
12.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薄膜晶体管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B中,所述交联纳米颗粒薄膜的厚度为15~60n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TCL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TCL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232650.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半导体结构及其形成方法
- 下一篇:半导体装置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