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强致病性番茄枯萎病菌菌株及其用途在审
申请号: | 201710211580.2 | 申请日: | 2017-04-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8660080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16 |
发明(设计)人: | 谢昀烨;方丽;王汉荣;王连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省农业科学院 |
主分类号: | C12N1/14 | 分类号: | C12N1/14;C12Q1/18;C12R1/77 |
代理公司: | 杭州天昊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3283 | 代理人: | 向庆宁 |
地址: | 310025 ***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真菌 致病性 菌株 番茄 微生物菌种保藏 筛选 番茄新品种 尖孢镰刀菌 保藏 分离纯化 管理中心 枯萎病菌 抗病 | ||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对番茄致病的真菌,该真菌为中国普通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中心的保藏号为GCMCC NO.2017029的尖孢镰刀菌(Fusarium oxysporum)菌株以及该真菌的用途。本发明分离纯化的真菌具有强致病性,为鉴定筛选抗该真菌的番茄新品种提供了新的途径,可以避免传统方法筛选出现假抗病的现象。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植物真菌,特别是,属于一种对番茄植株具有强致病性的真菌以及对该真菌的鉴定技术。
背景技术
番茄(Lycopersicon esculentum Mill.)为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植物,原产南美洲,现在中国南北方广泛栽培,是目前农业生产上不可或缺的果蔬之一。因番茄的果实富含的维生素、矿物质、碳水化合物、有机酸及少量的蛋白质,有促进消化、利尿、抑制多种细菌作用,番茄中维生素D可保护血管,治高血压。番茄中有谷胱甘肽,有推迟细胞衰老,增加人体抗癌能力。其果实可以生食、煮食、加工番茄酱、汁或整果罐藏等多种方式。是农业生产上的重要的经济作物。
番茄枯萎病是生产上危害最为严重的土传病害之一,病原菌为尖孢镰刀菌(Fusarium oxysporum),其侵染维管束,阻塞营养物质的输送,病茎纵切面可观察到维管束变褐。其病症多在番茄开花期间发生,随着坐果及果实膨大,病情逐渐加重。本发明涉及的番茄枯萎病菌FB-7-1为强致病性病原菌,其在番茄植株的苗期、花果期均能致病,且发病迅速,症状典型。通常可从病株的茎基部分离获得致病菌,并纯化保存菌种,可以利用这些菌种作为番茄品种育种的工具进行抗病性鉴定和筛选,最终获得抗该病原菌的番茄新品种,也可以利用这些菌种进行其它实验研究,例如用于研究和开发防治或防止番茄枯萎病的药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研究小组在番茄植株上发现一种强致病番茄枯萎病菌,该病原菌为尖孢镰刀菌(Fusarium oxysporum),该菌相比其他番茄枯萎病菌具有强致病性,可引起番茄苗期或成株期植株快速枯萎死亡。基于其在番茄致病上的强致病性状,该致病菌可以作为番茄抗病性育种的一种有利工具。利用该病原菌进行抗病性鉴定可以获得的抗该病害的番茄新品种。
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对番茄致病的真菌,该真菌为中国普通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中心的保藏号为GCMCC NO.2017029的尖孢镰刀菌(Fusarium oxysporum)
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番茄抗病性育种筛选的真菌,该真菌为在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的保藏号为GCMCC NO.2017029的尖孢镰刀菌(Fusarium oxysporum)。
另一方面,本发明提保藏号为GCMCC NO.2017029的尖孢镰刀菌(Fusariumoxysporum)真菌,作为番茄抗病性育种筛选的应用。
在优选的方式中,把病原菌接种在番茄的根部。
在一些优选的方式中,用该真菌的分生孢子悬浮液(106个/mL)接种到番茄根部。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筛选番茄抗病性品种的方法,该方法包括:通过培养保藏号为2017029的真菌,尖孢镰刀菌(Fusarium oxysporum)FB-7-1菌株,获得分生孢子悬浮液,浓度为106个/mL;分生孢子悬浮液浇灌到番茄的根部;接种后用透明塑料膜覆盖保湿,置于20-30℃的温室大棚培养48h;然后去除塑料袋,进行日常的栽培管理;观察番茄的感病症状或抗病性状,获得抗尖孢镰刀菌(Fusarium oxysporum)。番茄品种为浙粉502。
保藏信息
编号FB-7-1的菌株的保藏日期为:2016年11月23日,保藏地址为: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八一路299号,武汉大学保藏中心;保藏单位为: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保藏号为:GCMCC NO.2017029,中文名称为:尖孢镰刀菌,拉丁文学名为:Fusarium oxysporu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省农业科学院,未经浙江省农业科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21158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