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复合材料的尾门有效
申请号: | 201710205348.8 | 申请日: | 2017-03-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6869707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31 |
发明(设计)人: | 茅菁;诸晓君 | 申请(专利权)人: | 延锋彼欧汽车外饰系统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J5/10 | 分类号: | B60J5/10 |
代理公司: | 上海智信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002 | 代理人: | 邓琪;宋丽荣 |
地址: | 201805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复合材料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复合材料的尾门,尾门由聚丙烯和长玻璃纤维的复合材料形成;沿着窗框上横梁和D柱饰板的外侧边缘,扰流板通过胶水粘附于内板的上部的周向外缘,扰流板的与窗框上横梁相对的末端通过挡水结构与D柱饰板配合;窗框下横梁具有横贯连续的S型加强结构;连接结构包括两个倒V型结构以及其间的锁扣加强板,左倒V型结构和右倒V型结构连接主体上横梁和主体下横梁;沿着主体的外侧边缘,外板通过胶水粘附于内板的下部的周向外缘;在主体的内部,外部通过胶水粘附于内板的既定刷胶区域。本发明的复合材料的尾门通过以塑代钢的形式,大大降低了尾门的重量,而且,通过在主体上下横梁之间设置倒V型支撑结构,提升尾门的抗扭刚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饰件,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复合材料的尾门。
背景技术
在现有技术中,尾门通常由金属材料,例如钢材来形成。由于轻量化是当今车辆技术发展的关键点,因此,由塑料形成的尾门在车辆减重中发挥了很大的作用。例如,某塑料尾门可以相比较原来的金属方案设计减重30%,相当可观。但是,由塑料形成的尾门往往由于材料本身而导致刚度不足的问题。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塑料尾门的刚度不足的问题,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复合材料的尾门。
本发明所述的复合材料的尾门,包括内板、固定连接于内板的上部的扰流板和固定连接于内板的下部的外板,其中,内板包括一体形成的窗框和位于窗框下方的主体,窗框由首尾相连的左D柱饰板、窗框上横梁、右D柱饰板和窗框下横梁组成,主体包括由上而下依次设置的主体上横梁、连接结构和主体下横梁,尾门由聚丙烯和长玻璃纤维的复合材料形成;沿着窗框上横梁的外侧边缘和左D柱饰板和右D柱饰板的相应外侧边缘,扰流板通过胶水粘附于内板的上部的周向外缘,扰流板的与窗框上横梁相对的末端通过挡水结构与左D柱饰板和右D柱饰板配合;窗框下横梁在左D柱饰板和右D柱饰板之间横贯连接并具有横贯连续的S型加强结构;连接结构包括左倒V型结构、右倒V型结构以及其间的锁扣加强板,左倒V型结构和右倒V型结构连接主体上横梁和主体下横梁;沿着主体的外侧边缘,外板通过胶水粘附于内板的下部的周向外缘;在主体的内部,外部通过胶水粘附于内板的既定刷胶区域。
该既定刷胶区域为左大灯区域、右大灯区域、左倒V型结构的顶端区域、右倒V型结构的顶端区域和锁扣加强板的上部区域。
该既定刷胶区域为中间长两侧短的对称性的粘胶方式。
内板的周向外侧边缘具有T型构造的涂胶支撑面。
该涂胶支撑面包括1mm的挡胶条。
锁扣加强板与主体上横梁通过片状结构连接,该片状结构贯穿主体的整个厚度。
该片状结构为在左倒V型结构和右倒V型结构之间相互平行地间隔开设置的两块片状结构。
该片状结构的壁厚在3.5mm-5mm之间。
左倒V型结构和右倒V型结构关于锁扣加强板对称设置。
左倒V型结构和右倒V型结构的内部设置有加强筋结构。
窗框下横梁的内部设置有若干相连的十字交叉筋结构。
窗框下横梁包括有上部C型口和下部C型口,其中,上部C型口的深度小于下部C型口的深度。
左D柱饰板的面对扰流板的表面上突出设置有作为挡水结构的两条突出筋,在扰流板的相应表面上设置有两道凹槽,该突出筋和凹槽形状配合。
左D柱饰板和右D柱饰板的外侧边缘区域设置有弱化槽。
窗框上横梁的朝向扰流板的表面上设置有扰流板支撑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延锋彼欧汽车外饰系统有限公司,未经延锋彼欧汽车外饰系统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20534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