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安规电容插件头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10198140.8 | 申请日: | 2017-03-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6954350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28 |
发明(设计)人: | 汪国雄;李群林;温开元;李兵;曾亮华;张春地 | 申请(专利权)人: | 珠海市宇腾自动化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K3/30 | 分类号: | H05K3/30;H05K13/04 |
代理公司: |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05 | 代理人: | 谭志强 |
地址: | 519085 广东省珠海市唐家湾镇***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容 件头 装置 | ||
一种安规电容插件头装置,包括:气缸机构、中轴机构和插件头机构,其中,气缸机构与中轴机构的一端连接,中轴机构的另一端与插件头机构连接,气缸机构被配置为驱动中轴机构和插件头机构上下运动,插件头机构被配置为夹持安规电容元件并将其插装到PCB电路板指定位置。本发明应用于插件机中实现了安规电容元件的自动化插件,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插件时间;通过插件头机构的精准性设计使品质控制在工艺要求范围内,保证物料快速准确地插装到PCB电路板指定位置上;且具有结构简单、容易实现、低成本、高效率的特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自动插件设备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安规电容插件头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技术的不断发展,电子产品应用于我们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对电子元件的自动插件技术的要求也随之越来越高。插件机是将各种电子元件自动标准地插装到PCB电路板指定位置的加工设备。在插件机的加工过程中,一般是先将带有电子元件的元件编带输送至站位装置进行分料处理,然后将其嵌入到链夹上,再由送料器将其运送到PCB板的上方进行定位,然后插件装置下移,将电子元件准确地插入PCB电路板预设的线脚插孔内,然后插件装置复位,以便于夹取新的电子元件,进行下一次的插件加工,已经插装好的电子元件留在PCB电路板上,并随PCB电路板一起运行至下一位置,以进行焊接加固等工序。
在电子产品的电路设计中,通常出于安全考虑和EMC考虑,一般在电源入口加上安规电容。在交流电源输入端,一般需要增加安规电容来抑制EMI传导干扰。它们用在电源滤波器里,起到电源滤波作用,分别对共模,差模干扰起滤波作用。目前,根据轻触开关插件机的送料需要,为了实现电子元件装配自动化,特别是实现安规电容插件的自动化,通常使用安规电容插件头装置。但传统插件头装置一般工耗时多,品质难以控制,生产效率低。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安规电容插件头装置,其结构简单,插件效率高,能有效降低输送物料所需要的时间,插件速度快,而且插件定位准确,确保物料快速准确地插装到PCB板上,提高了插件质量。本发明解决其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安规电容插件头装置,包括:
气缸机构;
中轴机构;以及
插件头机构;
其中,气缸机构与中轴机构的一端连接,中轴机构的另一端与插件头机构连接,气缸机构被配置为驱动中轴机构和插件头机构上下运动,插件头机构被配置为夹持安规电容元件并将其插装到PCB电路板指定位置。
进一步地,气缸机构包括主轴、缸体、气缸法兰和轴套,其中,主轴通过缸体的内部通道与缸体进行配合,主轴一端穿出缸体与轴套接合,主轴另一端穿出缸体并穿过气缸法兰连接至中轴机构。
进一步地,缸体侧面设置有第一接头。
进一步地,所述气缸法兰设置有螺纹孔。
进一步地,中轴机构包括轴盖、中轴套、螺母、第一环套、活动轴、第二环套、第一同步轮盖、同步轮、第二同步轮盖、安装座和转动轴,其中,转动轴穿过安装座与安装座配合,活动轴穿过转动轴与转动轴配合,转动轴上方依次接有装配在活动轴上的第一环套、螺母、中轴套和轴盖,活动轴下方依次接有装配在活动轴上的第二环套、第一同步轮盖,同步轮和第二同步轮盖。
进一步地,中轴机构还包括键,活动轴设置有三条对称的槽,键分别装配于槽中。
进一步地,插件头机构包括压料杆、第二活塞杆、第一销、第二弹性元件、第二活塞杆套、压料器身、推料杆、推料块、导向夹和料夹,其中,推料杆装配于压料器身内,压料器身上方接有第二活塞杆套,第二活塞杆套上方接有第二活塞杆,第二弹性元件装配于第二活塞杆的杆身上,第二活塞杆上方接有压料杆,压料杆通过第一销与压料器身接合;推料杆下方接有推料块,推料块两侧分别接有导向夹以及料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珠海市宇腾自动化设备制造有限公司,未经珠海市宇腾自动化设备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9814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