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台面型半导体器件及其制造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192418.0 | 申请日: | 2017-03-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6910769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30 |
发明(设计)人: | 庄建军;王岳云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州银河世纪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L29/06 | 分类号: | H01L29/06;H01L21/329;H01L21/331;H01L21/336 |
代理公司: | 常州市科谊专利代理事务所32225 | 代理人: | 孙彬,郑明星 |
地址: | 213022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台面 半导体器件 及其 制造 方法 | ||
1.一种台面型半导体器件,包括N+型半导体衬底;N型半导体层,接合于所述N+型半导体衬底的表面;P+型半导体层,接合于所述N型半导体层的表面,与所述N型半导体层共同形成PN接合部;第一沟槽,从所述P+型半导体层的表面到达所述N型半导体层中;钝化层,填充于所述第一沟槽内;第二沟槽,位于相邻的两个第一沟槽之间;钝化薄膜,设在所述第二沟槽的表面;金属层,形成在所述P+型半导体层和N+型半导体衬底的表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台面型半导体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钝化薄膜延伸到所述第一沟槽的钝化层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台面型半导体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钝化层由SiO2、Si3N4、SIPOS、SiC、聚酰亚胺、玻璃中的一种或多种材料固化制作形成。
4.台面型半导体器件的制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①、首先通过半导体扩散、离子注入制程制作出一半导体基体,该半导体基体包括N+型半导体衬底、N型半导体层和P+型半导体层;
②、在半导体基体的P+型半导体层的整个表面上采用蚀刻的方式刻蚀出深度超过PN接合部的第一沟槽;
③、将上述第一沟槽内部填充满钝化材料,形成钝化层;
④、采用蚀刻的方式,将上述钝化层间连接的部分刻蚀出第二沟槽;
⑤、第二沟槽表面通过高温氧化、CVD或者涂敷法形成钝化薄膜;
⑥、通过丝网印刷或者光敏蚀刻的方式在半导体基体上表面开出窗口,并在窗口中及半导体基体下表面利用电镀、溅射或者真空蒸镀的方法形成金属层;
⑦、通过热处理在半导体基体与金属层的接合面处形成金属硅化物。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台面型半导体器件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②的工艺具体为:先在半导体基体的P+型半导体层的整个表面上设置光敏抗蚀膜,利用光刻技术进行开口,形成掩膜,利用蚀刻液从掩膜露出的P+型半导体层的表面开始,蚀刻到超过PN接合部的深度,去除掩膜,P+型半导体层成为台面突出的形状。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台面型半导体器件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③的工艺具体为:将第一沟槽内填充满钝化材料,对其进行温度500~900℃,时间为50~80分钟烧结处理,形成钝化层。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台面型半导体器件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④中的工艺具体为:在半导体基体的P+型半导体层的整个表面和上述钝化层上设置光敏抗蚀膜,利用光刻技术进行开口,形成掩膜,利用蚀刻液从掩膜露出P+型半导体层的表面开始,蚀刻出第二沟槽,去除掩膜,P+型半导体层和上述钝化层剩余部分一起成为台面突出的形状。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台面型半导体器件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⑦中的热处理的具体步骤为:在真空中进行温度300℃~700℃、时间40~80分钟的高温合金化处理,形成接合面的金属硅化物。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台面型半导体器件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②中的蚀刻液为氢氟酸、硝酸和乙酸的混合液。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州银河世纪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常州银河世纪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92418.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计算机内电源管理模块
- 下一篇:一种便携式人机互动有声读物电子书籍阅读器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