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V2V充放电系统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184838.4 | 申请日: | 2017-03-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8621814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09 |
发明(设计)人: | 姜靖;赵丹君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盛新能源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L11/18 | 分类号: | B60L11/18;H02J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108 广东省深圳***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直流输入 系统主控单元 直流电 充放电系统 充电模块 互锁装置 输入端 控制充电模块 三相交流电源 控制台 交流电输入 交直流一体 输出端连接 正负直流电 直流电输入 输出 充电动作 高压直流 输出功能 充放电 电连接 交直流 与操作 充电 电网 外部 应用 交流 | ||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实现交直流一体输入和直流枪快速输出的一种基于V2V充放电系统及方法,应用在车厂实现车与车之间的充放电以及电网给车充电;包括与操作控制台连接的系统主控单元、与系统主控单元电连接的直流输入控制单元、充电模块;特征是直流输入控制单元包括交直流互锁装置,交流互锁装置包括高压直流开关,直流输入控制单元的输入端分别连接外部三相交流电源和正负直流电源,所述直流输入控制单元的输出端连接充电模块的输入端;有益效果是,使用上述结构,利用直流输入控制单元控制充电模块实现交流电输入、直流电输出功能,直流电输入、直流电输出的充电动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新能源应用以及电动车充电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V2V充放电系统及充电方法。
背景技术
电动车作为新能源的杰出代表,具有节能环保等优点,正在取代传统的燃油汽车。
电动车的充电有交流充电和直流充电两种方式,两者在电流、电压等技术参数上都有较大差异。所以目前市场上就存在对应的两种充电设备,“慢充”--交流充电桩,“快充”--直流充电桩。为了给电动车充电,就需要在小区域范围内(城市核心区域,居民小区,充电站等)同时建立交流充电桩和直流充电桩,造成重复基础设施建设,公共空间资源占用,充电设施使用率低等问题。
针对此问题,市面上开始出现交直流一体化充电桩,将交流充电单元和直流充电单元连接在一起,通过控制装置根据用户使用不同的充电枪控制对应的充电单元进行充电。
此类型的充电桩在交流输入和直流输入切换时,开关在开通和闭合的时候会存在延时,这样会让直流开关和交流开关产生短路的机会,从而导致器件损坏。
另一方面,此类型的充电桩若是交流电输入,只能再输出交流电,若是直流电输入,只能输出直流电,无法实现全部都是直流电输出的快速充电模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实现交直流一体输入和直流枪快速输出的一种基于V2V充放电系统及方法,应用在车厂实现车与车之间的充放电以及电网给车充电。
一种基于V2V充放电系统,包括与操作控制台连接的系统主控单元、与系统主控单元电连接的直流输入控制单元、充电模块;特征是直流输入控制单元包括交直流互锁装置,交流互锁装置包括高压直流开关,直流输入控制单元的输入端分别连接外部三相交流电源和正负直流电源,所述直流输入控制单元的输出端连接充电模块的输入端。
具体的,直流输入控制单元的输出端输出连接到充电模块的A相C相和充电桩辅助电源上,充电桩的辅助电源供电接到B相和N线供电。
有益效果是,使用上述结构,利用直流输入控制单元控制充电模块实现交流电输入、直流电输出功能,直流电输入、直流电输出的充电动作。
具体的,交直流互锁装置包括交流接触器,交流接触器上有第一辅助触点,所述第一辅助触点串联在交流电控制电源的供电回路上。
具体的,交直流互锁装置包括直流接触器,直流接触器上有第二辅助触点,所述第二辅助触点串联在直流电控制电源的供电回路上。
具体的,交直流互锁装置包括交流接触器和直流接触器,交流接触器板上有第一辅助触点,同时直流接触器上有第二辅助触点,第一辅助触点串联在交流电控制电源的供电回路上的同时第二辅助触点串联在直流电控制电源的供电回路上。
有益效果是:在进行交流电充电和直流电充电互相切换时,只有当要关闭的电路完全关断的时候,要打开的另外一路才开启,解决了现有技术中交直流开关在开通和闭合的时候存在的延时让直流开关和交流开关产生短路的问题。
进一步的,交直流互锁装置包括两个单刀双掷的继电器、急停控制开关,急停控制开关串联在交流接触器和高压直流开关控制的主电源上。
有益效果是,需要关闭电源急停时,关闭急停控制开关,此时交流接触器和高压直流开关同时关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盛新能源科技(深圳)有限公司,未经华盛新能源科技(深圳)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8483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V2V充放电系统的保护方法
- 下一篇:快速充电系统及其充电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