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插电式混合动力轿车暖风系统的控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168908.7 | 申请日: | 2017-03-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7116990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03 |
发明(设计)人: | 李坤远;董秀辉;刘建康;孙起春;曹健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H1/00 | 分类号: | B60H1/00;B60H1/04;B60H1/22;B60W10/06;B60W10/30;B60W20/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青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384 | 代理人: | 郑青松 |
地址: | 130011 吉林省长春***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插电式 混合 动力 轿车 暖风 系统 及其 控制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插电式混合动力轿车暖风系统的控制方法,所述插电式混合动力轿车暖风系统包括发动机、电动水泵、暖风水箱、高压PTC、电磁阀、高压蓄电池、空调控制器、鼓风机、发动机控制器和整车控制器。本发明的插电式混合动力轿车暖风系统的控制方法,在纯电动模式时,通过电动水泵带动发动机冷却液循环,充分利用发动机冷却液的余温制暖,减少高压PTC电能消耗,提高燃油经济性;合理选择控制发动机和电动水泵工作的发动机冷却液温度区间,尽可能减少对发动机工作时间的影响,又能满足不同的制暖需求。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混合动力汽车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插电式混合动力轿车暖风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有一些关于混合动力汽车暖风系统的专利,如专利文献1(CN101386255)、专利文献2(CN105128624A)和专利文献3(CN205130859U),这些专利所述的系统均包含一个电动水泵和加热装置,可以实现混合动力车辆不同模式下的供暖需求,但其控制方法比较简单,未考虑制暖方案对经济性的影响。
混合动力汽车暖风系统主要包括一个发动机冷却液循环和一个电加热循环,其控制方法主要是在纯电动行驶时电加热循环制暖,发动机工作时发动机冷却液循环制暖,可实现不同模式下的供暖需求,但该控制方法在纯电动行驶时需要一直提供一部分电能供加热装置加热,而没有利用发动机冷却液的余温来制暖,经济性较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是提出一种插电式混合动力轿车暖风系统及其控制方法,通过控制发动机、电动水泵和高压PTC的工作状态,在实现采暖需求的同时,提高整车燃油经济性。
本发明解决技术问题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插电式混合动力轿车暖风系统,其包括发动机、电动水泵、暖风水箱、高压PTC、电磁阀、高压蓄电池、空调控制器、鼓风机、发动机控制器和整车控制器;
所述电动水泵的进水口与所述发动机的暖风循环的出水口连通,所述电动水泵的出水口与所述暖风水箱的进水口连通;所述暖风水箱的出水口与所述发动机暖风循环的进水口连通;
所述高压PTC设置于所述暖风水箱上,并通过电磁阀连接于所述高压蓄电池;
所述空调控制器信号连接于所述鼓风机和继电器,所述发动机控制器信号连接于所述发动机;
所述整车控制器信号连接于所述电磁阀,以控制所述电磁阀的接通或者关断,并且所述整车控制器、空调控制器和发动机控制器均通过CAN网络相互连接,以传输数据。
可选的,所述发动机控制器将发动机工作状态和冷却液温度通过CAN网络发送给整车控制器,所述空调控制器将室外温度、空调设置温度和空调风量档位通过CAN网络传输给整车控制器,所述整车控制器根据发动机工作状态、冷却液温度、室外温度、空调设置温度和空调风量档位控制高压PTC和继电器。
本发明解决技术问题还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插电式混合动力轿车暖风系统控制方法,采用上述的插电式混合动力轿车暖风系统,其包括:
S10、开启暖风开关,整车控制器通过CAN总线接收整车模式信号,以及发动机控制器发出的发动机工作状态信号和发动机冷却液温度信号;当整车处于CD模式,或者整车处于CS模式并且发动机冷却液温度低于温度区间下限时,执行步骤S20;当整车处于CS模式并且发动机冷却液温度高于温度区间下限T_low时,执行步骤S30;
S20、整车控制器通过电磁阀控制高压PTC工作,通过继电器控制电动水泵关闭,通过发动机控制器控制发动机维持当前工作状态;
S30、整车控制器首先根据发动机工作状态信号判断发动机工作状态,如果发动机停机,则执行步骤S40;如果发动机工作,则执行步骤S50;
S40、进入发动机冷却液循环模式二:整车控制器通过电磁阀控制高压PTC关闭,通过继电器控制电动水泵开启,通过发动机控制器控制发动机停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6890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