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防撞便携的无人机在审
申请号: | 201710168006.3 | 申请日: | 2017-03-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7054648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18 |
发明(设计)人: | 赵旋;南彬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旋飞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4C39/02 | 分类号: | B64C39/02;B64C27/08 |
代理公司: | 西安智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61221 | 代理人: | 张蓓 |
地址: | 710000 陕西省西***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便携 无人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无人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防撞便携的无人机。
背景技术
无人机,其通常也称之为无驾驶飞行器或是遥控引导的交通工具,不论是未来,或是在不同的商业以及民间的使用上正在市场上大行其道。其应用范围覆盖热影像或是摄影影像、包裹运送、农耕、农作物调查、电影拍摄之航空特技飞行、搜救任务、建筑工业、电缆线检查、水库、管线、野生动物计数、投递医疗设备到远方或是其它无法到达的地区、由动物保护团体所实施之非法盗猎行为之决定、牲畜监控、野火空照、管线安全、家庭安全、道路巡逻、反侵权行为、搜救行为、投放救生设备给多个游泳者、损坏评估、透过云层、雨、雾、以及白天或是黑夜状况的天气影像实时调查等诸多领域。
现有技术中的无人机一般机臂为展开结构,机臂较长,而且旋翼通常设置在机臂的末端,由于无人机需要在不同环境中飞行,其损坏的可能性非常大,尤其是旋翼部分,若有一点损坏,就会造成不平衡而损坏;并且,无人机由于机臂展开,体积较大,不易携带,特别是到野外航拍,携带极为不便。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无人机机臂展开体积较大,不易携带,以及旋翼容易被撞损坏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防撞便携的无人机。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防撞便携的无人机,包括机身,与机身连接的机臂,以及机臂末端的旋翼,所述机臂由第一机臂、第二机臂、第三机臂和第四机臂构成,所述第一机臂与机身相连,所述第二机臂的一端连接第一机臂,另一端连接第三机臂,所述第四机臂的一端连接第三机臂,另一端上固定有旋翼;所述第一机臂和第二机臂之间、第二机臂和第三机臂之间活动连接,活动连接部位设置有防撞角;
所述机臂有四组,四个第一机臂相互垂直于机身呈“十”字型,所述第二机臂与第一机臂呈45°角,所述第三机臂与第二机臂呈45°角。
进一步地,所述第四机臂向第一机臂、第二机臂和第三机臂组成的空间内延伸,使旋翼在第一机臂、第二机臂和第三机臂组成的空间内部旋转。
进一步地,所述防撞角为弹性材料。
进一步地,所述防撞角为橡胶或泡沫棉。
进一步地,所述机身与机臂上涂覆有图案层。
进一步地,所述图案层采用夜光材料涂覆。
夜光材料层。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 通过将无人机的机臂分为第一机臂、第二机臂、第三机臂和第四机臂,第一机臂和第二机臂之间、第二机臂和第三机臂之间活动连接,活动连接部位设置有防撞角,使无人机的体型变小,方便携带;且机臂连接部位的防撞角有效地保护机身及机臂被撞;
2. 本发明的结构中旋翼设置于第一机臂、第二机臂和第三机臂组成的空间内部,可以避免飞行过程中被撞损坏;
3. 机身与机臂上涂覆有夜光材料使本发明的无人机在夜晚飞行时便于操控,防止撞上外物,而且利于观赏;
4.本发明的无人机结构简单,具有防撞、便携的特点,且外形美观。
以下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机身;2、旋翼;3、第一机臂;4、第二机臂;5、第三机臂;6、第四机臂;7、防撞角。
具体实施方式
为进一步阐述本发明达成预定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下。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的防撞便携的无人机,包括机身1,与机身1连接的机臂,以及机臂末端的旋翼2,机臂由第一机臂3、第二机臂4、第三机臂5和第四机臂6构成,第一机臂3与机身1相连,第二机臂2的一端连接第一机臂3,另一端连接第三机臂5,第四机臂6的一端连接第三机臂5,另一端上固定有旋翼3;第一机臂3和第二机臂4之间、第二机臂4和第三机臂5之间活动连接,活动连接部位设置有防撞角7,防撞角7为橡胶或泡沫棉等弹性材料。
通过将无人机的机臂分为第一机臂3、第二机臂4、第三机臂5和第四机臂6,第一机臂3和第二机臂4之间、第二机臂4和第三机臂5之间活动连接,活动连接部位设置有防撞角7,使无人机的体型变小,方便携带;且机臂连接部位的防撞角有效地保护机身及机臂被撞。
机臂有四组,四个第一机臂3相互垂直于机身呈“十”字型,第二机臂4与第一机臂3呈45°角,第三机臂5与第二机臂4呈45°角。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旋飞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西安旋飞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6800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