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带除湿功能的车载空调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710154730.0 | 申请日: | 2017-03-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8569094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25 |
发明(设计)人: | 周赟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B60H1/00 | 分类号: | B60H1/00;B60H1/22;B60H1/32 |
代理公司: | 杭州杭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9 | 代理人: | 尉伟敏 |
地址: | 241000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进气管 空气干燥器 空气加热器 半导体制冷片 连通 车载空调系统 进气系统 制冷端 除湿 散热端 车内 湿冷 流出 温暖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带除湿功能的车载空调系统,包括进气系统,所述进气系统包括第一进气管、空气干燥器、第二进气管、空气加热器和第三进气管;第一进气管的前端连通外界,后端连通空气干燥器,空气干燥器后端通过第二进气管连通空气加热器,空气加热器再通过第三进气管流出;所述空气干燥器内布设有半导体制冷片制冷端,空气加热器内布设有与半导体制冷片制冷端对应的半导体制冷片散热端。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可以在湿冷的工作环境下快速向车内提供干燥而温暖的空气。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一种车载空调系统,具体是一种带除湿功能的车载空调系统。
背景技术
车载空调为乘客带来了适宜的车厢内温度,有助于提高乘坐的舒适性。以现在常见的小轿车的车载空调为例,在南方湿冷的冬季,经过空调加温后的空气湿度很大,进入车厢后导致车厢内的环境又湿又热,而水蒸汽又会快速冷凝在车窗玻璃上,形成细小的水珠,造成起雾的现象,阻挡驾驶员视线,对行车安全构成严重威胁。为了解决此问题,可以使用车载空调的冷风挡或者暖风挡来除雾。如果使用冷风挡,冷空气虽然能快速吹除玻璃上凝结的细小水珠,但冬天使用冷气,既浪费能源,也影响乘客的乘坐舒适度,在车载空调转换为暖风后,空气中的水蒸汽还是会再次凝结在低温的玻璃上;如果使用暖风挡,也需要很长时间将玻璃吹暖到足够程度,水蒸汽才不会凝结在玻璃上,同样耗时耗能,而且暖风吹不到的玻璃,起雾现象仍然不可避免。
中国专利文献CN103158490A,于2013年6月19日公开了“一种汽车空调系统”,包括压缩机、位于压缩机进气口前的汽液分离器、分别设置的第一热交换器和第二热交换器、位于车厢外的车厢外侧热交换器、及节流组件;第一热交换器和第二热交换器车厢内的工况需求给所述车厢进行供热、供冷或除湿;第一热交换器与压缩机的排气口连接,汽车空调系统具有:制冷模式、制热模式、除雾模式、除冰模式共四种工作模式,在除湿时,送向车厢内的风是先经过所述第二热交换器去湿、然后再通过第一热交换器,在所述第一热交换器可以选择是否加温,然后再将风送到车厢内;这样送到车厢内的风的温度可进行选择,这样提高了舒适度。从该技术方案公开的内容看,其除湿功能本质上依然依赖于压缩机的制冷工作,在发动机冷机启动时,同时启动的压缩机增大了发动机的负荷,需要耗费更多的燃料进行热车。而车载空调的热风是利用了发动机的余热,如果发动机尚未进行充分的热车,就无法提供足够的热量,强行开启热风同样会导致热车时间加长,燃料消耗增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车载空调在湿冷的工作环境下难以向车内提供干燥而温暖的空气,导致安全性和舒适性都受到影响,从而提供一种带除湿功能的车载空调系统,可以在湿冷的工作环境下快速向车内提供干燥而温暖的空气。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带除湿功能的车载空调系统,包括进气系统,所述进气系统包括第一进气管、空气干燥器、第二进气管、空气加热器和第三进气管;第一进气管的前端连通外界,后端连通空气干燥器,空气干燥器后端通过第二进气管连通空气加热器,空气加热器再通过第三进气管流出;所述空气干燥器内布设有半导体制冷片制冷端,空气加热器内布设有与半导体制冷片制冷端对应的半导体制冷片散热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未经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5473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并联复合式电磁悬挂系统及车辆
- 下一篇:电动汽车热泵空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