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精准可控双相色谱微柱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154166.2 | 申请日: | 2017-03-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6908557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30 |
发明(设计)人: | 张博;周拙恒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宜柱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30/60 | 分类号: | G01N30/60 |
代理公司: | 厦门南强之路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35200 | 代理人: | 马应森 |
地址: | 361005 福建省厦***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精准 可控 色谱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精准可控双相色谱微柱,其特征在于设有一根毛细管,毛细管内分别填充有两种色谱固定相,两种色谱固定相之间设有一个多孔微球作为填料定位点进行区隔,毛细管两端分别设有柱塞,所述柱塞为多孔微球。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精准可控双相色谱微柱,其特征在于所述毛细管采用中空石英毛细管。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精准可控双相色谱微柱,其特征在于所述毛细管的内径为25~500μm。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精准可控双相色谱微柱,其特征在于所述作为填料定位点的多孔微球和作为柱塞的多孔微球均采用二氧化硅多孔微球。
5.精准可控双相色谱微柱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截取所需长度的毛细管,根据所需两种固定相柱床长度在毛细管外标出填料定位点,将一颗多孔微球压入毛细管一端,然后将微球推至填料定位点;
2)将所要填充的色谱左固定相加入溶剂中,超声震荡制成匀浆,通过外力驱动使得匀浆通过毛细管,溶剂被填料定位点处的多孔微球滤过,填料本身则在毛细管中逐步堆砌成柱床;在填充完成后,毛细管一端压入一个同上述一致的多孔微球作为柱塞;
3)将所要填充的第二种右固定相加入溶剂中,超声震荡制成匀浆,通过外力驱动从毛细管另一端进入毛细管中,待填充完成后,压入同样的多孔微球作为柱塞,从而完成整根两相色谱微柱的制备。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精准可控双相色谱微柱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1)中,所述多孔微球采用二氧化硅多孔微球;所述毛细管可采用中空石英弹性毛细管,毛细管的内径可为25~500μm。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精准可控双相色谱微柱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1)中,所述在毛细管外标出填料定位点是用记号笔在毛细管外标出填料定位点;所述将微球推至填料定位点可使用外径小于毛细管内径的石英丝将微球推至填料定位点。
8.如权利要求5所述精准可控双相色谱微柱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2)中,所述左固定相选自反相C18填料、阴离子交换填料、阳离子交换填料、亲水作用填料中的一种;
在步骤3)中,所述右固定相选自反相C18填料、阴离子交换填料、阳离子交换填料、亲水作用填料中的一种。
9.如权利要求5所述精准可控双相色谱微柱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2)和3)中,所述作为柱塞的多孔微球采用二氧化硅多孔微球。
10.如权利要求5所述精准可控双相色谱微柱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2)和3)中,所述溶剂采用密度和黏度较大的有机溶剂,所述有机溶剂选自二氧六环、环己烷、四氯化碳中的一种;所述外力驱动可采用液流驱动或气流驱动;所述左固定相和右固定相可为同种色谱填料或不同种色谱填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宜柱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厦门宜柱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54166.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