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触控传感器及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151639.3 | 申请日: | 2017-03-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6886339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02 |
发明(设计)人: | 张建华;陈龙龙;陈鑫;李喜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F3/041 | 分类号: | G06F3/041 |
代理公司: | 北京高沃律师事务所 11569 | 代理人: | 王加贵 |
地址: | 201900***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传感器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一种触控传感器及制备方法,所述触控传感器包括基板、底电极、左支承台、右支承台、支撑面、顶电极、支撑层、压力柱以及柔性层;底电极覆盖于基板表面;左支承台和右支承台立于基板上,左支承台和右支承台高度相同;支撑面连接左支承台和右支承台;顶电极覆盖在左支承台和右支承台上方;支撑层覆盖于顶电极表面;压力柱直立于支撑层上;柔性层平铺于压力柱上方。本发明公开的触控传感器及制备方法,通过对触控传感器的结构及制备方法作出改进,提供了一种性能稳定可靠、不易损坏、且能够准确定位并测量出实际压力大小的触控传感器,解除了触控传感器过分依赖材料带来的限制,大大提高了加工效率,降低了加工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触摸屏及传感器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触控传感器及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触摸屏作为一种最新的电脑输入设备,它是目前最简单、方便、自然的一种人机交互方式,它赋予了多媒体以崭新的面貌,是极富吸引力的全新多媒体交互设备,主要应用于公共信息的查询、领导办公、工业控制、军事指挥、电子游戏、点歌点菜、多媒体教学、房地产预售等。而触控传感器是触摸屏实现自动检测和自动控制的首要环节。自平板触摸显示技术问世以来,如何优化传感器的性能提高传感器与触摸屏的兼容性一直都是研究人员十分重视的研究方向。
传统的触控传感器大多采用三明治结构,由于其结构的局限性,传统触控传感器的功能和稳定性往往不如人意。并且在加工方面,由于过分依赖于材料本身的特性,传统的触摸屏制造工艺与传统的触控传感器工艺不能兼容,适得其反。目前,一些触控传感器虽然实现了能够感应不同方向上所施加应力的功能,但依然存在结构复杂、精确度低、制造成本高、可靠性低的问题。随着人们对触摸传感的要求越来越高,既能够实现触摸感应又能够准确定位并测量出实际压力大小的传感器受到了广大科研人员的关注。
在过去的研究过程中,传统的触控传感器主要依赖于高性能的传感材料,而很少在传感器的结构上进行改进,从而使得触控传感器的性能难以得到大幅度的提高和突破,另外,传统的触控传感器的制造工艺受到传感材料温度和其它条件的限制,导致触控传感器制造成本高、加工效率低。本发明着重在传感器的结构及制备方法上作出改进,从而提供一种性能稳定可靠、不易损坏、且能够准确定位并测量出实际压力大小的触控传感器,并解除了触控传感器过分依赖材料带来的限制,大大提高了加工效率并降低了加工成本。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触控传感器及制备方法,通过对触控传感器的结构及制备方法作出改进,提供一种性能稳定可靠、不易损坏、且能够准确定位并测量出实际压力大小的触控传感器,并解除了触控传感器过分依赖材料带来的限制,大大提高了加工效率,降低了加工成本。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方案:
一种触控传感器,所述触控传感器包括:基板、底电极、左支承台、右支承台、支撑面、顶电极、支撑层、压力柱以及柔性层;所述底电极覆盖于所述基板表面;所述左支承台和所述右支承台立于所述基板上,所述左支承台和所述右支承台高度相同;所述底电极连接所述左支承台和所述右支承台底部;所述支撑面连接所述左支承台和所述右支承台;所述顶电极覆盖在所述左支承台和所述右支承台上方;所述支撑层覆盖于所述顶电极表面;所述压力柱直立于所述支撑层上;所述柔性层平铺于所述压力柱上方。
可选的,所述左支承台和所述右支承台与所述基板呈设定角度;所述左支承台外侧与所述基板左侧边缘距离为h,所述右支承台外侧与所述基板右侧边缘距离为h;所述左支承台和所述右支承台不接触;所述支撑面与所述左支承台的连接处位于所述左支承台的上半部,所述支撑面与所述右支承台的连接处位于所述右支承台的上半部;所述顶电极连接所述左支承台和所述右支承台顶部;所述底电极、所述左支承台、所述右支承台和所述顶电极共同组成一个梯形结构。
可选的,所述顶电极的厚度小于所述底电极的厚度;所述支撑层的厚度小于所述顶电极的厚度;所述压力柱为圆柱体状结构,所述左支承台和所述右支承台顶部内侧距离为d,所述压力柱的直径为d/2,所述压力柱高2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大学,未经上海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5163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