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型汽车防撞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710149459.1 | 申请日: | 2017-03-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6915321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7-04 |
发明(设计)人: | 胡永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千岛汽车配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R21/0134 | 分类号: | B60R21/0134;B60R19/22;B60R19/2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00000***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汽车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提供一种新型汽车防撞装置,属于汽车器械领域。
背景技术汽车工业和电子工业并称为两大巨头的工业部门,与汽车和电子产业的发展和进步,现代汽车,越来越多的多用途电子技术,越来越多的汽车电子。运输业现在向高密度的方向的发展,电子控制技术进一步在交通安全和车辆导航应用。结合我国公路情况,司机的现有习惯和传感器技术,设计了汽车防撞,符合中国国情,其目的是:在紧急情况下,提醒驾驶员,使驾驶员有一定的预处理时间,从而避免因为驾驶员疏忽、误判断、疲劳等原因所造成的交通事故,以确保驾驶员的安全。
现有技术公开了申请号为:CN200920277629.5的了一种汽车防撞装置,其包括保险杠横梁,其中,保险杠横梁通过缓冲吸能部件连接到车架上,该缓冲吸能部件能够在汽车发生碰撞时形成折叠式塑性变形。在汽车发生碰撞事故时,由于该汽车防撞装置的缓冲吸能部件在承受一定的冲击载荷后便会产生折叠式塑性变形,从而能够消耗大量的碰撞动能以实现缓冲吸能的作用,有效地减小汽车碰撞过程中车身的变形,使得驾驶员和乘客免受或少受伤害。此外,通过改变缓冲吸能部件的截面形状、尺寸、壁厚和材料等,能够使得该汽车防撞装置具有不同的缓冲吸能特性。并且,本发明的各部件连接简单,更换方便。但是本发明提供一种新型汽车防撞装置,不能实现更快的提醒驾驶人员撞车危险,不能让驾驶人员及时做出对于的安全操作,不能起到一个讯息第一时间传送到位的作用。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新型汽车防撞装置,其结构包括前后定位装置、吸能螺纹、车架、剪切滑块、连杆、销轴、曲柄、防阻块、横杆、传感波形板,所述前后定位装置设于车架前方,所述吸能螺纹设于前后定位装置右侧,所述前后定位装置与吸能螺纹固定连接,所述剪切滑块设于吸能螺纹右侧,所述吸能螺纹与剪切滑块活动连接,所述连杆设于剪切滑块下方,所述销轴设于连杆上方,所述曲柄设于销轴下方,所述防阻块设于曲柄下方,所述横杆设于防阻块右侧,所述传感波形板设于横杆右侧,所述横杆与传感波形板相连接,所述传感波形板设有波形传感器、波形防撞板,所述波形传感器与波形防撞板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剪切滑块设有剪切滑轮、剪切滑板。
进一步的,所述剪切滑轮与剪切滑板活动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销轴与曲柄活动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防阻块与横杆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剪切滑块为合金材料。
进一步的,所述传感波形板为橡胶材料。
本发明提供一种新型汽车防撞装置,通过传感波形板,实现了更快的提醒驾驶人员撞车危险,让驾驶人员及时做出对于的安全操作,起到一个讯息第一时间传送到位的作用,同时也具有防撞效果。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为本发明一种新型汽车防撞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剪切滑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传感波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前后定位装置-1、吸能螺纹-2、车架-3、剪切滑块-4、连杆-5、销轴-6、曲柄-7、防阻块-8、横杆-9、传感波形板-10、传感波形板-10设有波形传感器-100、波形防撞板-101、剪切滑轮-40、剪切滑板-41。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千岛汽车配件有限公司,未经天津千岛汽车配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4945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