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银铌变色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137739.0 | 申请日: | 2017-03-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6947903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7-14 |
发明(设计)人: | 王造吉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东吴黄金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2C29/12 | 分类号: | C22C29/12;C22C5/06;C22C32/00;C22C30/00;C22C1/05;C22C1/10;B22F1/00 |
代理公司: | 苏州铭浩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32246 | 代理人: | 朱斌兵 |
地址: | 215164 江苏省苏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变色 复合材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银铌复合材料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银铌变色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铌是一种化学元素,化学符号Nb,原子序数41,原子量92.90638,属周期系ⅤB族。1801年英国C.哈切特从铌铁矿中分离出一种新元素的氧化物,并命名该元素为columbium(中译名钶)。铌能吸收气体,用作除气剂,也是一种良好的超导体。铌作为微合金化元素加入钢中并不改变铁的结构,而是与钢中的碳#氮#硫结合,改变钢的显微结构。
铌是一种稀有金属,经过电化学处理后将呈现出绚丽色彩,然而银的颜色单一,美观性差,因此发明一种银铌变色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很有必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银铌变色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铌与银结合的良好,铌均匀的镶嵌分布在银中,色彩鲜艳,美观性好。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银铌变色复合材料,其包括如下含量比例的成分:
Nb30—40;
Ag40—60;
Ti5—10;
Cu5—10;
乙醇10—20;
C 2—5;
余量为不可避免的杂质。
优选的是,所述Nb 35—40;所述Ag 45—55;所述Ti 6—8;所述Cu 5—8;所述乙醇10—15;所述C 3—5;余量为不可避免的杂质。
一种银铌变色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将Nb和Ti加入到矿热炉中通入氧气冶炼成为五氧化二铌和二氧化钛的混合物;
S2、将S1中得到的五氧化二铌和二氧化钛的混合物取出倒入到球磨罐,并向球磨罐中加入乙醇、C以及Ag和Cu,进行球磨6—8小时;
S3、将S2中球磨好的混合物倒入到研钵中,进行搅拌将剩余的液体乙醇挥发掉变成混合物粉末,在研钵中将混合研磨搅拌10-20min后倒入到坩埚;
S4、将S3中装有混合物的坩埚放置在炉子上,在880℃的温度下焙烧5h,自然降温后将得到银铌变色复合材料。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提供一种银铌变色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铌与银结合的良好,铌均匀的镶嵌分布在银中,色彩鲜艳,美观性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发明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
本发明实施例包括:一种银铌变色复合材料,其包括如下含量比例的成分:
Nb30—40;
Ag40—60;
Ti5—10;
Cu5—10;
乙醇10—20;
C 2—5;
余量为不可避免的杂质。
优选的是,所述Nb 35—40;所述Ag 45—55;所述Ti 6—8;所述Cu 5—8;所述乙醇10—15;所述C 3—5;余量为不可避免的杂质。
一种银铌变色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将Nb和Ti加入到矿热炉中通入氧气冶炼成为五氧化二铌和二氧化钛的混合物;
S2、将S1中得到的五氧化二铌和二氧化钛的混合物取出倒入到球磨罐,并向球磨罐中加入乙醇、C以及Ag和Cu,进行球磨6—8小时;
S3、将S2中球磨好的混合物倒入到研钵中,进行搅拌将剩余的液体乙醇挥发掉变成混合物粉末,在研钵中将混合研磨搅拌10-20min后倒入到坩埚;
S4、将S3中装有混合物的坩埚放置在炉子上,在880℃的温度下焙烧5h,自然降温后将得到银铌变色复合材料。
本发明提供一种银铌变色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将Nb和Ti加入到矿热炉中通入氧气冶炼成为五氧化二铌和二氧化钛的混合物,二氧化钛具有无毒、最佳的不透明性、最佳白度和光亮度,被认为是目前世界上性能最好的一种白色颜料。钛白的粘附力强,不易起化学变化,永远是雪白的,它的熔点很高;从而能够提高银铌变色复合材料的色泽度,使得银铌变色复合材料色彩鲜艳,美观性好,并且二氧化钛能够增强银铌变色复合材料的硬度。经过以上方法混合制成的银铌变色复合材料,铌与银结合的良好,铌均匀的镶嵌分布在银中,色彩鲜艳,美观性好。
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发明的内容并加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发明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东吴黄金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未经苏州东吴黄金文化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3773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