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绕线型线圈及其制作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132984.2 | 申请日: | 2017-03-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7039163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08 |
发明(设计)人: | 黄敬新;尉朗;胡月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顺络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F27/30 | 分类号: | H01F27/30;H01F27/29;H01F41/069;H01F17/04 |
代理公司: | 深圳新创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23 | 代理人: | 刘莉 |
地址: | 518110 广东省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线型 线圈 及其 制作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一种绕线型线圈,包括卷芯部、四个外电极、绕线部和磁性盖板,卷芯部包括绕线中心部及设在两端的两个凸缘部;第一和第四外电极设在第一凸缘部上,第三和第二外电极设在第二凸缘部上,磁性盖板固定在卷心部顶面上;绕线部包括第一绕组层和第二绕组层,第一绕组层包括由第一线材绕制的第一绕组和由第二线材绕制的第二绕组,第二绕组层包括由第一线材绕制的第三绕组和由第二线材绕制的第四绕组,第三绕组在第二绕组上方,第四绕组在第一绕组上方;第一线材的两个末端连在第一和第三外电极上,第二线材的两个末端连在第二和第四外电极上。本发明的线圈在高频下,插入损耗较小,且能改善线圈之间的分布电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绕线型线圈及其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绕线型线圈被广泛应用于高速串行数据传输,其中共模扼流线圈在连接两个子系统的差分信号线电缆时,应用更为普遍。该共模扼流线圈具有互相耦合的一对线圈,通过将两组线材卷绕于磁芯部并固定于外电极上。在应用过程中,一般共模扼流线圈使用线材圈数和相位都是相同的,当电路中具有正常电流流经线圈时,电流在同相位绕制的电感线圈中产生反向磁场故而相互抵消,此时正常信号电流主要受线材中电阻影响及少数因漏感造成的阻尼;当有共模电流流经线圈时,由于电流同向性,会在线圈内产生同向的磁场而增大线圈的感抗,使线圈表现为高阻抗,产生较强的阻尼效果,以此衰减共模电流,达到滤波的目的。传统共模扼流线圈往往存在当高频信号通过线圈时,插入损耗往往较大,匝间分布电容较差,影响信号的传输的问题。
以上背景技术内容的公开仅用于辅助理解本发明的构思及技术方案,并不是申请人对现有技术的承认,在没有明确的证据表明上述内容在本发明的申请日前已经公开的情况下,上述背景技术不应当用于评价本申请的新颖性和创造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出一种绕线型线圈及其制作方法,改善当高频信号通过线圈时,插入损耗较大,匝间分布电容较差,影响信号的传输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绕线型线圈,包括:卷芯部、第一外电极、第二外电极、第三外电极、第四外电极、绕线部和磁性盖板,其中:
所述卷芯部包括:绕线中心部以及分别设置在所述绕线中心部两端的第一凸缘部和第二凸缘部;所述第一外电极和所述第四外电极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凸缘部上,所述第三外电极和所述第二外电极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二凸缘部上,所述磁性盖板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一凸缘部和第二凸缘部顶面上;
所述绕线部由第一线材和第二线材交叉层叠绕制在所述绕线中心部上形成,包括:第一绕组层和第二绕组层,所述第一绕组层包括从靠近所述第一凸缘部的一侧开始由第一线材向所述绕线中心部的中部位置绕制的第一绕组和从靠近所述第二凸缘部的一侧开始由第二线材向所述绕线中心部的中部位置绕制的第二绕组,所述第二绕组层包括由第一线材绕制的第三绕组和由第二线材绕制的第四绕组;其中,所述第三绕组除最后一圈绕线外位于所述第二绕组上方,所述第三绕组的最后一圈绕线位于所述第二绕组的第一圈绕线旁并更靠近所述第二凸缘部;所述第四绕组除最后一圈绕线外位于所述第一绕组上方,所述第四绕组的最后一圈绕线位于所述第一绕组的第一圈绕线旁并更靠近所述第一凸缘部;
所述第一线材的两个末端分别连接在所述第一外电极和所述第三外电极上,所述第二线材的两个末端分别连接在所述第二外电极和所述第四外电极上。
优选地,所述绕线中心部与所述第一凸缘部之间通过第一支撑部连接和/或所述绕线中心部与所述第二凸缘部之间通过第二支撑部连接;所述第一线材的第一圈靠近所述绕线中心部与所述第一支撑部的连接处,所述第二线材的第一圈靠近所述绕线中心部与所述第二支撑部的连接处。
优选地,所述第一支撑部和/或第二支撑部为向所述绕线中心部收窄的斜坡结构。
优选地,所述斜坡结构的斜坡与所述绕线中心部之间的夹角为110°~13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顺络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深圳顺络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3298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光学零件分区镀膜夹具
- 下一篇:一种动态电弧生长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