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以高粱为原料生产功能性营养食品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116081.5 | 申请日: | 2017-0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6942706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05 |
发明(设计)人: | 刁静静;陈洪生;房春秀;杜洪振;孙美佳 | 申请(专利权)人: |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 |
主分类号: | A23L29/30 | 分类号: | A23L29/30;A23L33/18;A23L33/10;A23L29/00;A23P10/30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市阳光惠远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23211 | 代理人: | 张金珠 |
地址: | 163319 黑龙江省***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粱 原料 生产 功能 营养食品 方法 | ||
一种以高粱为原料生产功能性食品的方法,属于高粱深加工技术领域。本发明改善和提高生物活性肽在体内稳定性。本发明方法:步骤a、采用碱溶酸沉方法制备得到高粱淀粉和高粱蛋白质;步骤b、步骤a获得的高粱淀粉配制成淀粉乳,依次经微波糊化、冷却、干燥和粉碎后得到高粱抗性淀粉;步骤c、步骤a获得的高粱蛋白质配制成蛋白溶液,水浴预热后依次用胰蛋白酶、碱性蛋白酶、风味蛋白酶进行梯度酶解,高温灭菌酶,脱盐,干燥后得到高粱蛋白肽;步骤d、高粱抗性淀粉、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酯钠和水混匀,然后加入高粱蛋白肽,均质后喷雾干燥,得到功能性营养食品。本发明提高了蛋白肽在体内稳定性,确保高粱蛋白肽能在有效时间内再发挥其功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高粱深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一种以高粱为原料生产功能性食品的方法。
背景技术
高粱是人类栽培的重要谷类作物之一,从世界范围来看,它仅次于小麦、水稻、玉米、大麦,居第五位。高粱籽粒中淀粉含量较高,一般含量可达50%-70%,高者达70%以上,其余是蛋白质4.4%-21.1%,单宁0.05%-2.89%、水分13%-15%、粗纤维3%、脂肪3%和灰分1%等。与其它粮食作物相比,高粱具有产量高、抗逆性强、用途广泛的特点。然而由于高粱的蛋白消化率低,适口性差,严重影响其产品的应用。目前只有少量用于一些地方传统食品的制作外,大部分用于饲料和酿造,市场上缺乏具有健康、可口、方便的高粱营养食品。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结构发生了变化,饮食中高热量、高盐、高脂肪的“三高”食品逐渐增多,给人们的健康带来了潜在的威胁。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是改善膳食结构,多食用热量较低且有保健功能的食品。抗性淀粉是一种新型的低热量功能性食品基料,能促进肠道有益菌丛的生长繁殖,是一种双歧杆菌增殖因子,还可延缓餐后血糖上升,有效控制糖尿病病情的特点。同时,抗性淀粉还可作为低热量添加剂添加到食物中,有效控制体重。但是传统方法制备抗性淀粉存在化学试剂残留问题,这势必会对食品造成一定的安全隐患。植物源生物活性肽是一种多功能因子,具有降低胆固醇、降血压、预防肥胖、促进脂质代谢、恢复体力等功效,而且还容易被人体消化吸收、消化吸收速度快等优势。但是目前的研究表明酶解生产的生物活性肽在体内和体外的功效不同,尤其是在体内经过不同消化系统分解后,由于生物活性肽结构变化,在没有达到病灶时已改变了其功效,因此有必要解决生物活性肽在体内稳定性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采用生物酶法、微波膨化技术、微粉化等技术集成应用生产高粱功能性营养食品的方法,既可改善和提高生物活性肽在体内稳定性,又可赋予机体新的功能保健作用。
本发明的一种以高粱为原料生产功能性营养食品的方法是按下述步骤进行的:
步骤a、采用碱溶酸沉方法制备得到高粱淀粉和高粱蛋白质;
步骤b、步骤a获得的高粱淀粉配制成淀粉乳,淀粉乳依次经微波糊化、冷却、干燥和粉碎后得到高粱抗性淀粉;
步骤c、步骤a获得的高粱蛋白质配制成蛋白溶液,水浴预热后依次用胰蛋白酶、碱性蛋白酶、风味蛋白酶进行梯度酶解,高温灭菌酶,脱盐,干燥后得到高粱蛋白肽;
步骤d、将步骤b获得的高粱抗性淀粉、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酯钠和水混合均匀,然后加入步骤c获得的高粱蛋白肽,均质后喷雾干燥,即得到功能性营养食品。
步骤b所述淀粉乳的浓度为10%-30%(w/v),pH值为6.0~10.0。步骤b所述微波糊化是在微波功率为200~400W条件下糊化2.0~4.0min。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未经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1608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