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甲醇燃料电池与锂电池混合动力系统中锂电池的温控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710110122.X | 申请日: | 2017-0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6785223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31 |
发明(设计)人: | 李毅;李竹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竹林 |
主分类号: | H01M10/613 | 分类号: | H01M10/613;H01M10/615;H01M10/625;H01M10/647;H01M10/659;H01M10/6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0024 浙江省杭州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甲醇 燃料电池 锂电池 混合 动力 系统 温控 装置 | ||
1.一种甲醇燃料电池与锂电池的动力系统中锂电池的温控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储液罐(2)、缓冲罐(3)和换热包(4);在所述储液罐(2)中存储有能够吸收二氧化碳的有机胺;所述储液罐(2)、缓冲罐(3)和换热包(4)依次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电池的温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甲醇燃料电池的排气口连接至储液罐(2)的有机胺中,所述储液罐(2)通过连通管连接到缓冲罐(3),使缓冲罐(3)中存储有从储液罐(2)中流入的有机胺;所述锂电池(1)和换热包(4)连接在一起,换热包(4)为一个包覆住锂电池(1)表面、在其下部形成空腔的盒体;所述换热包(4)的空腔通过缓冲罐(3)中部附近的连通管与缓冲罐(3)连接,使换热包(4)的空腔中存储有从缓冲罐(3)流入的有机胺。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电池的温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包(4)底部与储液罐(2)底部之间通过一连通管连接,所述的连通管上设有泄压阀(5)。
4.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锂电池的温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包(4)内设置有温度和压力的传感器(6),所述传感器(6)连接报警装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电池的温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包(4)下部与缓冲罐(3)之间连接有循环泵(7)。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电池的温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包(4)中设置有电加热装置。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电池的温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包(4)为金属盒体。
8.根据权利要求1或7所述的锂电池的温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包(4)是仅包覆住锂电池1底面的盒体。
9.根据权利要求1或7所述的锂电池的温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包(4)是包覆住锂电池1两面或三面的盒体。
10.权利要求1所述锂电池的温控装置的工作过程,其特征在于:采用含有CO2的有机胺溶液作为换热介质;
夏天时,储液罐2中的换热介质有机胺吸收电堆尾气中的CO2后从储液罐2进入缓冲罐3中降温,降温后的换热介质进入换热包4,锂电池1产生的热量被换热介质吸收,CO2吸热后蒸发;而当换热包4中的温度或压力过高时,泄压阀5打开,使换热介质回到储液罐2中,此时缓冲罐3中的换热介质补充到换热包4中,确保换热包4中保持足够的换热介质,锂电池1产生的热量能够被及时带走;
冬天时,换热介质吸收电堆尾气中的热量后通过循环泵7的作用能够从缓冲罐3中部附近的连通管快速进入换热包4对锂电池1进行加热,产生循环,使得锂电池1快速进入最佳效率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竹林,未经李竹林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10122.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基于振动的电梯牵拉构件磨损和寿命监视系统
- 下一篇:一种车载电池的散热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