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隐形切割和背镀LED芯片的制作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081998.6 | 申请日: | 2017-02-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6784200B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19 |
发明(设计)人: | 杨路华;陈勘;闫秋迎;魏萍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中为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L33/00 | 分类号: | H01L33/00;H01L33/22;H01L33/46 |
代理公司: | 北京鼎宏元正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58 | 代理人: | 邓金涛 |
地址: | 710000 陕西省西安***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隐形 切割 led 芯片 制作方法 | ||
本发明涉及半导体加工领域,公开了一种隐形切割和背镀LED芯片的制作方法,其技术要点是:通过对晶圆进行化学抛光、生长粘附层、贴膜、隐形切割、翻转、背镀金属反射层和裂片,最终制得LED芯片,其中隐形切割时将晶圆和白膜粘接使隐形切割过程中因激光烧灼,蓝宝石衬底气化膨胀产生的杂质不会大面积喷在晶圆背面,只会存在于裂纹中,降低了背面污染,从而降低背镀层脱落几率,通过在蓝宝石衬底上生长粘附层,降低背镀层脱落概率由原先的20%降低至0.5%,部分光会在交界出形成全发射,一定程度上提高LED的出光效率,提升效果在10%左右。这种方法解决了现有隐形切割与背镀工艺中反射层脱落率高,LED发光效率不理想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半导体加工领域,具体的讲是一种隐形切割和背镀LED芯片的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隐形切割是一种最近几年开始应用于LED的激光划片技术,是通过减少LED侧面烧伤面积,降低由于激光灼烧产生的吸光物质对LED芯片发出光的吸收,达到提高LED出光效率的。隐形切割技术可以用来替代传统的表面切割技术,相比传统切割技术,隐形切割技术可以提高产品亮度7%左右,提高产品外观良率0.5%左右。具体的隐切是利用激光聚焦在LED芯片内部,以一定频率,灼烧蓝宝石衬底瞬间气化,膨胀,将芯片切割开的方法。而表切技术是利用激光在芯片表面灼烧切开LED芯片。由于衬底灼烧后会产生黑色的吸光物质,吸收LED发出的光,两种方法对比表切技术产生的灼烧面积更大,一般深度为20-40微米,而隐切产生的灼烧深度为10微米左右,而且是由于采用脉冲激光,其灼烧是间断的灼烧,灼烧面积远小于表切。
背镀工艺目前主要是为了提高LED芯片正面的出光,而采用了在芯片的背面背镀一层金属反射层或者DBR反射层+金属反射层来,将LED芯片量子阱发出的反向的光反射回出光面,达到提高出光效率的方法,目前广泛应用在LED生产中。
为了将尽可能的提高LED芯片的出光效率,目前多数厂家将隐形切割工艺和背镀工艺结合在一起使用,但由于背镀工艺本身有一定的背镀层脱落问题,加之隐形切割时,激光灼烧位置衬底气化膨胀,部分灼烧的粉末喷出,导致晶圆背面污染,镀反射层时更加镀层更加容易脱落。实验数据反射层脱落面积达到25%以上。
因此需要一种加工工艺简单,能够大幅降低LED产品镀层脱落率与提高LED发光效率的一种隐形切割和背镀LED芯片的制作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隐形切割与背镀工艺中反射层脱落率高,LED发光效率不理想的问题,提供一种隐形切割和背镀LED芯片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包括以下步骤:
a.生长粘附层:在晶圆背面生长粘附层;
b.贴膜:将晶圆正面朝上,背面粘附在白膜上;
c.隐形切割:对贴膜后的晶圆进行隐形切割;
d.翻转:将隐形切割后晶圆正面朝下,背面朝上翻转在另一张白膜上,在将晶圆所在区域,连同白膜一起剪下。
e.背镀金属反射层:在晶圆背面生长粘附层上镀一层金属反射层;
f.裂片:将晶圆裂片成单一的LED芯片。
进一步的,步骤a中,通过PECVD技术在晶圆的背面蓝宝石衬底上生长粘附层。
可选的,步骤a中,粘附层为SiO2粘附层或者Si3N4粘附层。
可选的,粘附层厚度为10~230n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中为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西安中为光电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08199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全无机QLED显示器件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轨道的制造方法和制造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