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小麦胚芽酱的制作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080779.6 | 申请日: | 2017-02-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7048335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18 |
发明(设计)人: | 王家良;许晖;王梅;怀军;邓源喜;黄世瑜 | 申请(专利权)人: | 蚌埠学院 |
主分类号: | A23L27/60 | 分类号: | A23L27/60;A23L7/25 |
代理公司: | 蚌埠鼎力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34102 | 代理人: | 王琪,王玲霞 |
地址: | 233030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小麦 胚芽 制作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食品加工领域,具体是一种小麦胚芽酱的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我国是酱的创始国,酱在我国已经有数千年的历史,早在先秦时期就有“酱”的文字记载。在古代历史中,酱有很长一段时间只有达官显贵才有资格享用,是高贵的象征。因为那时物质较为匮乏,酱的出现给人们在饮食上增添许多风味,这比单纯的吃盐更能令人接受。随着时间的推进,物质的丰富,酱开始走入寻常百姓家中。酱的种类也慢慢增多了,豆酱、面酱、以及果酱等等。俗话说“柴米油盐酱醋茶”,由此可见,“酱”在中国人的日常生活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在中国人的饮食生活中,“酱”的舞台是广阔的,常在不露声色中彰显其无穷魅力。我国一般采用大豆及面粉混合,引入菌种进行发酵,菌种利用大豆中蛋白质及面粉中碳水化合物为基质,发酵产生多种氨基酸及糖类,从而产生酱制品特有的鲜味。
小麦胚芽是小麦制粉的副产物,约占小麦籽粒重的2%。小麦胚芽是小麦籽粒的精华,小麦胚芽蛋白质含量约为30%左右、脂肪含量约为10%,其中含有人体必需的8种氨基酸,特别是赖氨酸的含量占蛋白质含量的18.5%,远高于米面制品;脂肪中亚油酸的含量占脂肪含量的60%,其中80%是多不饱和脂肪酸,而亚油酸正是人体三种必需脂肪酸中最重要的一种。另外,小麦胚芽还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及钙、钾、镁、铁、锌、铬、硒、磷、锰、铜等多种矿物质和微量元素,被誉为“人类天然的营养宝库”。小麦胚芽中各种生物酶的活性很强,尤其是脂肪氧化酶和脂肪水解酶,它们会促进脂肪氧化,引起酸败,产生异味,造成小麦胚芽的稳定性差,不宜储藏。因此,现有的小麦胚芽经常与麦麸一起作为饲料销售,让这一宝贵的资源未得到有效利用。
目前国际和国内对小麦胚芽深加工的研究不及其它农产品,现有小麦胚芽研究基本集中于小麦胚芽油的提取和稳定化处理,将小麦胚芽加工为即食产品,目前还基本属于空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小麦胚芽酱的制作方法,将小麦胚芽制作成即食产品,不仅口感鲜美、酱香浓郁、耐贮藏、口味纯正,还富含亚油酸及小麦胚芽中丰富的维生素及多种矿物质和微量元素,既提高了小麦胚芽的利用率,又保证了小麦胚芽的营养成分被充分吸收利用,丰富了酱制品市场。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小麦胚芽酱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浸泡:将小麦胚芽按小麦胚芽与水1﹕3的重量比加入水中浸泡1~2h,用纱布过滤;
(2)蒸煮:将步骤(1)过滤后的小麦胚芽置于蒸锅中,蒸汽蒸1~1.5小时,关闭蒸汽后焖0.5小时,将蒸熟的小麦胚芽取出,置入无菌环境中冷却;
(3)接种发酵:称取步骤(2)所得的蒸熟的小麦胚芽,接种枯草杆菌种子液,接种量为蒸熟小麦胚芽重量的0.12~0.15%,接种后,放置到恒温发酵箱内,维持品温36~40℃,发酵20~25小时,当小麦胚芽发酵产生的菌丝长度在20cm以上时,发酵完成;
(4)蒸煮调味:称取步骤(3)发酵好的小麦胚芽100重量份,加入调味汁,放入蒸煮锅中100℃蒸煮20~40min,得小麦胚芽酱;
(5)包装杀菌:将步骤(4)获得的小麦胚芽酱趁热装入洁净的玻璃瓶中并盖紧瓶盖,100℃杀菌20~30min,即可获得成品小麦胚芽酱;
步骤(4)所述的调味汁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在蒸煮锅中煮沸30min后备用:精盐12重量份、味精2.0重量份、蔗糖2.0重量份、花椒0.2重量份、蒜片2.0重量份、辣椒1.5重量份、生姜1.5重量份、白酒5重量份、水50重量份。
其中,枯草杆菌种子液的活菌含量≥5×1010CFU/g。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蚌埠学院,未经蚌埠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08077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