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车辆有效
申请号: | 201710080408.8 | 申请日: | 2017-02-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7089143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23 |
发明(设计)人: | 山内友和;中江公一;广中良臣;襟立和伸;野崎武司 | 申请(专利权)人: |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60L3/00 | 分类号: | B60L3/00;B60L50/13;B60L50/62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中咨律师事务所 11247 | 代理人: | 万柳军;马江立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辆 | ||
本发明涉及一种车辆,其包括发动机、旋转电机、高压电力线、高压电池(B1)、逆变器、电容器(C1)、电子控制单元、低压电池、交流发电机和低压电力线。所述电容器与所述高压电力线连接。所述电子控制单元配置成在检测出所述车辆发生碰撞的可能性的情况下将所述发动机控制成使得所述发动机作动并且所述交流发电机向所述低压电力线供给电力。所述电子控制单元配置成在检测出所述车辆发生碰撞的可能性的情况下或在检测出所述车辆发生碰撞的情况下执行控制以使得所述电容器放出残留电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利用发动机和旋转电机中的至少一者的动力来行驶的车辆,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放出储存在所述车辆的电容器中的残留电荷的技术。
背景技术
可利用旋转电机的动力来行驶的车辆(电动车辆、混合动力车辆等) 通常包括储存用于驱动旋转电机的电力的高(电)压电池以及进行电池和旋转电机之间的电力变换的电力变换装置(变换器、逆变器等)。在电力变换装置的内部,一般而言,设置有用于稳定电压的电容器(所谓的平滑电容器)。
日本专利申请公报No.2011-259517(JP 2011-259517 A)公开了一种执行用于在电动车辆与碰撞对象(其它车辆、障碍物等)碰撞的情况下放出设置在电力变换装置内部的电容器的残留电荷的电容器放电控制的放电控制装置。在电力变换装置的内部,除放电控制装置以外,还设置了向放电控制装置供给作动电力的备用电源。因此,即使在从电力变换装置外部的辅助电池向电力变换装置内部的放电控制装置供给作动电力的电力线由于车辆的碰撞而断掉的情况下,放电控制装置也能利用电力变换装置内部的备用电源来执行电容器放电控制。
发明内容
然而,如JP 2011-259517 A中所公开的,在电力变换装置的内部设置用于执行电容器放电控制的专用电源导致电力变换装置随着部件个数的增加而大型化、控制的复杂化等,并且担忧车辆的适销性低下。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能够在发生车辆碰撞的情况下放出电容器的残留电荷而不新增专用电源的车辆。
根据本发明的一方面的车辆包括发动机、旋转电机、高压电力线、高压电池、逆变器、电容器、电子控制单元、低压电池、交流发电机和低压电力线。所述发动机和所述旋转电机中的至少一者构造成产生用于使所述车辆行驶的动力。所述高压电池构造成储存用于驱动所述旋转电机的电力。所述逆变器与所述旋转电机连接。所述逆变器经高压电力线与所述高压电池连接。所述电容器与所述高压电力线连接。所述低压电池构造成储存用于供给到所述电子控制单元的电力。所述交流发电机构造成利用所述发动机的动力来发电。所述低压电力线将所述低压电池和所述交流发电机与所述电子控制单元连接以便向所述电子控制单元供给电力。所述电子控制单元配置成在检测出所述车辆发生碰撞的可能性的情况下将所述发动机控制成使得所述发动机作动并且所述交流发电机向所述低压电力线供给电力。所述电子控制单元配置成在检测出所述车辆发生碰撞的可能性的情况下或在检测出所述车辆发生碰撞的情况下执行控制以使得所述电容器放出残留电荷。
根据该方面的车辆,在检测出车辆发生碰撞的可能性的情况下(在车辆发生碰撞之前),使发动机作动,并且然后从交流发电机向低压电力线供给电力。为此,在车辆实际上发生碰撞的情况下,即使低压电池(辅助电池)由于车辆的碰撞而发生故障,也可以将由交流发电机产生的电力供给到电子控制单元。因此,电子控制单元能利用由已有的交流发电机产生的电力来执行放电控制。结果,可以在车辆发生碰撞的情况下更可靠地放出电容器的残留电荷而不新增专用电源。
在上述方面的车辆中,所述电子控制单元可配置成在所述电容器的残留电荷的放出完成的情况下将所述发动机控制成使得所述发动机停止并且所述交流发电机停止对所述低压电力线的电力供给。
根据该方面的车辆,可以防止发动机在电容器的残留电荷的放出完成之后不必要地继续作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未经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08040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