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双脉冲反馈电动螺丝刀有效
申请号: | 201710065502.6 | 申请日: | 2017-02-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6625371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10 |
发明(设计)人: | 徐小芬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全丰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5B21/00 | 分类号: | B25B21/00;H02K11/215;H02K11/22;H02K7/14;H02K49/10 |
代理公司: | 北京轻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12 | 代理人: | 王新生 |
地址: | 215101 江苏省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脉冲 反馈 电动 螺丝刀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脉冲反馈电动螺丝刀,包括批头、主动轴、外套、输出轴、电机、减速器以及控制器,主动轴通过外转子套连接有外转子,输出轴通过内转子磁力轴连接有内转子,在外转子套的外围设置有一组检测外转子转动的检测器组件,在内转子磁力轴的外围设置有一组检测内转子转动的检测器组件;本发明通过设置有检测器组件来产生两组波形,根据波形得出各自的转速、负载大小,用来作为速度控制以及功率控制的反馈;同时根据两组波形的对比来判断是否过载,使得控制器在过载的情况下,能快速检测到进而关闭电机,为电动螺丝刀提供了快速的过载保护;并能进一步判断出是批头过载还是电机堵转,便于用户根据具体故障进行及时有效的改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动工具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双脉冲反馈电动螺丝刀。
背景技术
随着磁性材料的发展以及新型磁性材料的出现,磁力传动联轴器传递的扭矩将愈来愈大,体积将愈来愈小,它的应用范围将愈来愈广,除了泵和反应釜以外,阀门、液压缸和气缸以及其他一些需解决动密封泄漏问题的场合都可应用。可以预计,磁力传动联轴器将会有一个非常广阔的市场前景。
磁力传动联轴器属非接触式联轴器,它一般由内外2个磁体组成,内磁体与被传动件相连,外磁体与动力件相连。磁力传动联轴器除了具有弹性联轴器缓冲吸振的功能外,其最大的特点在于它打破传统联轴器的结构形式,采用全新的磁耦合原理,实现主动轴与从动轴之间不通过直接接触便能进行力与力矩的传递,并可将动密封化为静密封,实现零泄漏。因此它广泛应用于对泄漏有特殊要求的场合。
电动螺丝刀是装有调节和限制扭矩的机构,用于拧紧和旋松螺钉用的电动工具,其主要用于装配线,是大部分生产企业必备的工具之一。
一般而言,电动螺丝刀的结构由电动机、齿轮减速器、离合器装置、螺丝刀头和保护套、正反转电源开关及电源联接装置件等组成。其中,电动机通过齿轮减速器与螺丝刀头连接,即目前电动螺丝刀中,电动机与螺丝刀头是硬连接的,硬连接在过载堵转时会直接冲击电机,容易损坏电机。
因此,有必要设计一种非接触式且带过载快速保护的电动螺丝刀。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双脉冲反馈电动螺丝刀,采用非接触式联轴器来进行力与力矩的传递,通过设置有检测器组件来产生两组波形,根据波形得出各自的转速、负载大小,用来作为速度控制以及功率控制的反馈;同时根据两组波形的对比来判断是否过载,使得控制器在过载的情况下,能快速检测到进而关闭电机,为电动螺丝刀提供了快速的过载保护;并能进一步判断出是批头过载还是电机堵转,便于用户根据具体故障进行及时有效的改善。
为实现上述目的,达到上述效果,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双脉冲反馈电动螺丝刀,包括批头、主动轴、外套、输出轴、电机、减速器以及控制器,批头与主动轴连接,输出轴和减速器连接,减速器和电机连接,主动轴通过外转子套连接有外转子,输出轴通过内转子磁力轴连接有内转子,电机通过减速器,驱动输出轴进行转动,从而使内转子转动,在磁性耦合的作用下,外转子与内转子一起转动,通过主动轴带动批头转动,从而完成对螺钉的拧紧或旋松;在外转子套的外围设置有一组检测外转子转动的检测器组件,在内转子磁力轴的外围设置有一组检测内转子转动的检测器组件,检测器组件随内转子、外转子转动产生脉冲,控制器根据两个脉冲所产生波形的占空比、信号频率、信号波形的稳定性可以得出负载大小和转速,用来作为速度控制、功率控制的反馈以及判断是否过载。
作为检测器组件的一种优选方式,检测器组件包括霍尔传感器与至少一个磁铁,磁铁放置在外转子套与内转子磁力轴的外围,霍尔传感器放置在磁铁的相对侧,其中磁铁转到霍尔传感器放置的位置时,就会因为受到磁场变化,并切割磁力线,霍尔传感器就会输出脉冲信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全丰精密机械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全丰精密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06550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