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同时检测化妆品中5种致病菌的基因芯片在审
申请号: | 201710064987.7 | 申请日: | 2017-02-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6636434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10 |
发明(设计)人: | 不公告发明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耐相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2Q1/68 | 分类号: | C12Q1/68;C12Q1/14;C12Q1/10;C12Q1/04;C40B40/06 |
代理公司: | 北京高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530 | 代理人: | 赵永强 |
地址: | 200000 上海市普***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同时 检测 化妆品 致病菌 基因芯片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基因芯片和致病菌检测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同时检测化妆品中多种致病菌的基因芯片。
背景技术
由于化妆品中含有氨基酸、蛋白质、脂肪、维生素、无机盐和胎盘液等营养成分,是细菌、真菌等各种致病菌的生长、繁殖的理想环境,因此,化妆品保存方式尤为关键,稍有不注意就很容易收到微生物的污染。另外,化妆品的生产、运输及使用都是在室温,而室温也是微生物滋生和繁殖的适宜温度,化妆品的湿度也是非常适宜微生物生长的。如果污染的微生物是致病菌,在使用的过程中,还会感染消费者,严重危害身体健康。致病菌生长过程中会产生代谢产物和各种毒素,这些产物在人体免疫系统的识别下,可以变成刺激源和变应原,使使用者产生过敏或者受到感染,引起各种各样的皮肤病,比如肤色异常、接触性和光感性皮炎,掉头发,头发粗糙,痤疮等皮肤病。
传统的病原菌鉴定主要是生化鉴定和血清型分型,这些方法可以很准确的鉴定微生物,但是操作时间太长,操作也比较复杂,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和物力。随着技术的发展,也有一些新的技术涌现,包括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单链构象多态性分析、荧光原位杂交、质谱技术、免疫技术等,这些方法与传统方法比,操作更简单,更快速;这些方法虽然在准确度和精度上有了很大的进步,但这些方法通常需要使用到大型仪器,检测前也需要对样品进行复杂的预处理,一般只有条件较好的实验室才能开展此类实验。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上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同时检测化妆品中5种致病菌的基因芯片,以弥补现有检测化妆品中常见致病菌的缺陷,提高检测的灵敏度和特异性,降低劳动强度和缩短检测周期。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
一种同时检测化妆品中5种致病菌的基因芯片,包括固相载体和固定在该固相载体上的寡聚核苷酸探针,所述寡聚核苷酸探针包括从大肠埃希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金黄亚种、铜绿假单胞菌、沙门氏菌IV和生孢梭菌的18S-28S rDNA间区,所述的寡聚核苷酸探针如SEQ ID NO:1–SEQ ID NO:5所示。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将基因芯片技术引入化妆品中常见致病菌检测领域,建立了一种可以同时检测5中致病菌的基因芯片,本发明的基因芯片具有快速、灵敏、准确性高、重复性强等特点,利用本发明的基因芯片可以达到检测化妆品中常见的致病菌的目的,由于操作简便,准确性高,重复性强,本发明的基因芯片的灵敏度为0.085ng/μL,同时检测5种致病菌;无论对于如出入境检验检疫部门对化妆品的检验检疫还是环境监测局对化妆品中致病菌的安全检验都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发明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的原理。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A-点阵区,A1-点样区,B-标签区域。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以下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
图1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同时检测化妆品中5种致病菌的基因芯片,如图1所示,包括固相载体和固定在该固相载体上的寡聚核苷酸探针,所述寡聚核苷酸探针包括从大肠埃希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金黄亚种、铜绿假单胞菌、沙门氏菌IV和生孢梭菌的18S-28S rDNA间区,所述的寡聚核苷酸探针如SEQ ID NO:1–SEQ ID NO:5所示。
优选地,所述寡聚核苷酸探针包括阳性对照探针、阴性对照探针和荧光探针;所述阳性对照探针选自细菌16s rDNA保守区中选取的DNA片段或者其互补的DNA或RNA序列。
优选地,所述阳性对照探针为SEQ ID NO:6-SEQ ID NO:7;所述阴性对照探针为SEQ ID NO:8;所述荧光探针为SEQ ID NO:9。
优选地,在制备检测大肠埃希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金黄亚种、铜绿假单胞菌、沙门氏菌IV和生孢梭菌试剂盒中的应用。
本发明选择的多条长度在32bp±2bp、Tm72℃±2℃的探针,并通过多次杂交实验进行探针筛选,最终得到如表1所示的探针。其中,编号为NO.6的探针序列选自所有真菌的18s rDNA,编号为NO.7的探针序列选自所有细菌的16s rDNA,作为阳性对照用来检测是否有真菌、细菌;编号为NO.8的探针为多聚T片段,用作阴性对照,50%的DMSO,用作空白对照;编号为NO.9的探针作为荧光探针。
表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耐相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耐相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06498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桑葚病原菌高通量鉴定及种属分类方法及其应用
- 下一篇:牛黄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