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触控显示面板及其制造方法和触控显示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710060968.7 | 申请日: | 2017-01-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8345401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31 |
发明(设计)人: | 李维国;朱晖;张小宝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山工研院新型平板显示技术中心有限公司;昆山国显光电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041 | 分类号: | G06F3/041;G06F3/044 |
代理公司: | 上海思微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37 | 代理人: | 智云 |
地址: | 215300 江苏省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触控结构 触控显示面板 薄膜封装层 基板 触控显示装置 发光器件 制造 阵列方式排列 显示效果 相对设置 不重叠 错开 投影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触控显示面板及其制造方法和触控显示装置,其中,所述触控显示面板包括:基板、薄膜封装层、OLED元件层和触控结构;所述基板与薄膜封装层相对设置,所述OLED元件层设置于所述基板与薄膜封装层之间,所述触控结构设置于所述薄膜封装层中远离所述基板的一侧;所述OLED元件层包括多个呈阵列方式排列的发光器件,所述触控结构与所述OLED元件层的发光器件在沿所述基板至薄膜封装层的方向上投影不重叠。在本发明提供的触控显示面板及其制造方法和触控显示装置中,通过错开触控结构与发光器件的位置,以避免所述触控结构对显示效果的影响,由此能够选择柔性更佳的材料制作触控结构,以满足柔性触控显示面板的使用要求。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显示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触控显示面板及其制造方法和触控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触控技术和显示技术的发展,触控显示装置已越来越多的受到人们的追捧,其不但可节省空间,方便携带,而且用户通过手指或者触控笔等就可直接操作,使用舒适,非常便捷。目前,已广泛应用各个技术领域,例如市场常见的个人数字处理(PDA)、触控类手机、手提式笔记型电脑等等。
有源矩阵有机发光显示器(英文全称Active Matrix Organic LightingEmitting Display,简称AMOLED)是一种新兴的平板显示器,因为它有主动发光、对比度高、响应速度快、轻薄等诸多优点,被誉为可以取代液晶显示器(LCD)的新一代显示器。目前,触控技术和AMOLED显示技术的结合已经引起人们高度关注。可以预见的是,触控式AMOLED显示器将成为市场主流。
通常的,触控显示面板按照组成结构可以分为三种类型:附加型(Add-On)型、覆盖表面(On-Cell)型和内嵌(In-Cell)型。其中,Add-On型触控显示面板的显示面板与触摸屏是分别制作之后再组装的,触摸屏贴附于显示面板的外表面。On-Cell型触控显示面板的触控触控电极设置于显示面板上,In-Cell型触控显示面板的触控触控电极设置于显示面板的内部。采用On-Cell型和In-Cell型能够实现触控面板与显示面板一体化,使得显示装置更加轻薄。
请参考图1,其为现有技术的On-Cell型触控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现有的On-Cell型触控显示面板100通常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基板110和第二基板120,设置于所述第一基板110和第二基板120之间的OLED元件层130,以及设置于所述第二基板120上的触控层140。
其中,所述第一基板110具有薄膜晶体管阵列,也称为阵列基板,所述第二基板120为封装基板,所述OLED元件层130包括多个发光器件131,所述多个发光器件131呈矩阵排列,所述触控层140一般采用透明导电材料或金属材料制成。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发现,由于透明导电材料制作的触控层140柔性较差,不能满足柔性触控显示面板的要求,当柔性触摸屏弯曲或折叠时触控层140将无法承受该弯曲而产生裂缝,该裂缝可导致所述触控结构的阻抗上升,严重时甚至断裂导致断路,无法传输信号,影响触控操作。而金属材料制成的触控层140虽然柔性能够满足柔性触控显示面板的要求,但是由于金属材料不透光,会影响发光效果。特别是小型显示(例如手机等),采用金属材料制作触控层140,会出现视觉模糊问题,显示效果非常差。
基此,如何解决现有的On-Cell型触控显示面板的触控结构由于不能兼具柔性和透光性,无法满足使用要求的问题,成了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一个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触控显示面板及其制造方法和触控显示装置,以解决现有的On-Cell型触控显示面板的触控结构由于不能兼具柔性和透光性,无法满足使用要求的问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山工研院新型平板显示技术中心有限公司;昆山国显光电有限公司,未经昆山工研院新型平板显示技术中心有限公司;昆山国显光电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06096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