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优质H13钢制备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710060116.8 | 申请日: | 2017-01-24 |
| 公开(公告)号: | CN106609314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10 |
| 发明(设计)人: | 刘宏伟;陈君;傅排先;费三林;徐尚呈;栾义坤;胡小强;李殿中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湖北新冶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21C5/52 | 分类号: | C21C5/52;C21C7/06;C21C7/10 |
| 代理公司: | 沈阳优普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21234 | 代理人: | 张志伟 |
| 地址: | 110016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制备 纯净度 夹杂物 电炉 模铸 坯料 球形夹杂物 热作模具钢 技术难题 精炼处理 坯料制备 水平稳定 水平要求 稳定控制 氩气保护 过氧化 深脱磷 脱氧剂 预熔渣 脱氧 出钢 石灰 精炼 | ||
本发明涉及优质热作模具钢制备领域,具体为一种优质H13钢制备方法。该方法采用电炉‑LF精炼炉‑VD脱气处理‑模铸坯料制备工艺,其中电炉实现防过氧化深脱磷操作,出钢时P≤30ppm;精炼时经石灰、预熔渣、Al等脱氧剂进行深脱氧精炼处理后,使VD脱气处理前硫含量≤0.002wt%,VD脱气处理后硫含量≤0.001wt%,N含量在0.0060wt%以下,最后经全封闭氩气保护,坯料纯净度水平稳定达到T.O=10±2ppm,P≤100ppm,S≤10ppm,N≤90ppm,夹杂物水平均小于1.0级,其中球形夹杂物数量超过65%,Ds最大夹杂物尺寸≤20μm。从而,解决在制备优质H13钢模铸坯料时,其纯净度水平要求高、并难稳定控制的技术难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优质热作模具钢制备邻域,具体为一种优质H13钢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H13是用途最广泛的热作模具钢,市场用量较大,但国内优质模具钢与国外相比,仍有一定差距。国外优质热作模具钢H13纯净度控制水平高,且稳定,而国内近年来才意识到钢水纯净度的重要性,这可能是导致国内优质模具钢H13使用寿命低的一个主要原因。因此,一种有效优质H13钢制备方法将极大促进我国优质模具钢制备水平的发展。
众所周知,杂质元素P易于偏聚晶界,会降低材料韧性。而钢中的硫化物、氧化物则是热作模具钢服役期间材料失效的一个主要原因。国外,在冶炼浇注坯料过程中能够很好地将P含量控制在0.010wt%以下,S含量控制在0.001wt%以下,而氧含量控制在12ppm以下,氮含量控制90ppm以下。而对于高合金含量H13钢来说,极高的纯净度控制将极大地增加生产难度。因此,在模具钢的电炉-LF钢包精炼炉-VD处理-铸锭生产流程基础上,优化冶炼浇注工艺,获得一种有效、稳定优质H13钢制备方法,将对提升热作模具钢的使用性能具有重要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优质H13钢制备方法,解决生产流程(电炉→LF精炼→VD/→软吹→模铸)制备优质H13钢模铸坯料时,其纯净度水平要求高、并难稳定控制的技术难题。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优质H13钢制备方法,该方法采用电炉-LF精炼炉-VD脱气处理-模铸坯料制备工艺,其中电炉实现防过氧化深脱磷操作,出钢时P≤30ppm;精炼时经脱氧剂进行深脱氧精炼处理后,精炼前期渣系主要为氧化钙与氧化铝,后期渣系碱度R=CaO/SiO2控制在3~5,VD脱气处理前硫含量≤0.002wt%,VD脱气处理后硫含量≤0.001wt%,N含量在0.0060wt%以下;浇注时采用全封闭氩气保护,坯料纯净度水平稳定达到T.O=10±2ppm,P≤100ppm,S≤10ppm,N≤90ppm,夹杂物水平均小于1.0级,其中D类夹杂物数量超过65%,最大夹杂物尺寸≤20μm。
所述的优质H13钢制备方法,电炉配料需采用85wt%以上铁水,出钢磷含量控制在0.003wt%以下,出钢碳≥0.08wt%,出钢温度控制在1630℃以上。
所述的优质H13钢制备方法,精炼时经石灰、预熔渣、铝脱氧剂进行深脱氧精炼处理,出钢时随流加入的预熔渣成分为CaO≥50wt%,Al2O3≥40wt%,SiO2≤3wt%,合金烘烤温度在600℃以上,到精炼工位时钢水温度在1560℃以上,碳含量在0.25wt%以上,硅控制在0.5wt%以下,铝控制在0.02wt%以上;精炼过程中,精炼渣的碱度控制,前期通过使用以氧化钙与氧化铝为主,当钢水中的溶解氧在8ppm以下,加入高硅预熔渣,其中CaO≥50wt%,SiO2≥30wt%,Al2O3≤10wt%;冶炼环节加入的合金中Ti含量应在0.01wt%以下,预熔渣TiO2在1wt%以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湖北新冶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湖北新冶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06011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纯净稀土钢处理方法
- 下一篇:一种钨钢铣刀红外线加热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