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动力不间断液压换挡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10059234.7 | 申请日: | 2017-01-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6704567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14 |
发明(设计)人: | 罗玉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南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F16H59/02 | 分类号: | F16H59/02;F16H61/02;F16H61/4008;F16H61/4061;F16H61/4069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华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45 | 代理人: | 罗观祥 |
地址: | 51064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动力 不间断 液压 换挡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一种动力不间断液压换挡装置;液压缸安装于输入轴上,液压缸上设有两个阀芯腔体,两个阀芯腔体内分别安装有第一联动阀芯和第二联动阀芯;第一联动阀芯和第二联动阀芯的一侧为活塞结构,由联动阀芯密封圈密封,安装有联动阀芯回位弹簧,另一侧为锥面结构;第一联动阀芯和第二联动阀芯的锥面一侧的端面面积小于另一端的端面面积;第一联动阀芯与第二联动阀芯反向安装。本发明用于汽车档位切换,在换挡过程中,可以实现动力不中断;在换入档位后,液压缸内建立的油压可以一直保持;两个档位在换挡过程中只能换入其中之一,两个档位相互锁定。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换挡装置,特别涉及一种动力不间断液压换挡装置,具体是一种能实现动力不间断、档位互锁的换挡装置。
背景技术
汽车变速系统的整体趋势是由手动换挡向自动换挡发展的,近年来高速发展的计算机技术应用于汽车变速系统,使得自动变速技术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在电动汽车应用中,由于驱动电机自身具备一定的转速转矩调节能力,从性价比方面考虑,采用两档至三挡变速器即可满足使用需求。传统机械式自动变速器的换挡过程需要经过摘挡、选档和挂挡的过程,因此,换挡过程中会产生扭矩中断、机械冲击较大和换挡时间较长的问题,降低了汽车的加速性和平顺性。CVT、DCT变速器能够实现无动力中断换挡的功能,但是结构较复杂,对制造工艺要求较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动力不间断液压换挡装置,能够实现汽车在换挡过程中动力不间断、档位互锁的功能,并具有较为简单的结构。
本发明所涉及的动力不间断液压换挡装置,通过对液压缸活塞运动方向的控制,从而使得两侧的离合器钢片和摩擦片按既定的换挡策略进行分离和结合,两侧离合器的分离和结合过程通过联动阀芯移动来实现,不需要经过空挡的过程,可以实现换挡过程中动力不中断。若联动阀芯的一侧建立油压,则建立油压的一侧将推动联动阀芯向另一侧移动,从而将另一侧油压通过联动阀芯的锥面泄压,能够实现两个档位的互锁功能。本发明所涉及的动力不间断换挡装置关键部件使用了两个离合器、两个联动阀芯来完成换挡操作,具有结构简单的特点。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动力不间断液压换挡装置:液压缸安装于输入轴上,液压缸上设有两个阀芯腔体,两个阀芯腔体内分别安装有第一联动阀芯和第二联动阀芯;第一联动阀芯和第二联动阀芯的一侧为活塞结构,由联动阀芯密封圈密封,安装有联动阀芯回位弹簧,另一侧为锥面结构;第一联动阀芯和第二联动阀芯的锥面一侧的端面面积小于另一端的端面面积;第一联动阀芯与第二联动阀芯反向安装;第一活塞侧的液压缸上开有第一活塞进油口,靠近第一联动阀芯锥面侧的液压缸开有第一出油口;第二活塞侧的液压缸上开有第二活塞进油口,靠近第二联动阀芯锥面侧液压缸开有第二出油口;
所述液压缸两端分别设有第一活塞和第二活塞;第一活塞和第二活塞分别与第一压盘和第二压盘连接;第一活塞回位弹簧和第一活塞连接,第一活塞回位弹簧安装于第一活塞回位弹簧座内,第一活塞回位弹簧座与液压缸连接;第二活塞回位弹簧和第二活塞连接,第二活塞回位弹簧安装于第二活塞回位弹簧座内,第二活塞回位弹簧座与液压缸连接;第一摩擦片通过第一压盘的挤压和放松实现和第一钢片的结合和分离;第二摩擦片通过第二压盘的挤压和放松实现和第二钢片的结合和分离;第一摩擦片和第一钢片、第二摩擦片和第二钢片分别与车辆传动装置连接;
所述液压换挡装置至少包括两个电磁换向阀,至少两个电磁换向阀一端都通过过滤器、油泵与油箱连接;另一端分别与第一活塞进油口、第二活塞进油口、第一阀芯进油口和第二阀芯进油口连接;第一出油口和第二出油口直接连接到油箱。
为进一步实现本发明目的,优选地,所述第一联动阀芯和第二联动阀芯为同一外形尺寸的旋转体结构;第一联动阀芯安装于与第一出油口连接的联动阀芯腔体内,锥面端靠近第二活塞一侧,第二联动阀芯安装于与第二出油口连接的联动阀芯腔体内,锥面端靠近第一活塞一侧。
优选地,所述液压缸通过第一缸体轴承和第二缸体轴承的支撑安装于输入轴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南理工大学,未经华南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05923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汽车余热自利用加热充气座垫及其制作方法
- 下一篇:新型公交车把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