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动力不间断液压换挡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10059234.7 | 申请日: | 2017-01-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6704567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14 |
发明(设计)人: | 罗玉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南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F16H59/02 | 分类号: | F16H59/02;F16H61/02;F16H61/4008;F16H61/4061;F16H61/4069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华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45 | 代理人: | 罗观祥 |
地址: | 51064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动力 不间断 液压 换挡 装置 | ||
1.一种动力不间断液压换挡装置,其特征在于,液压缸安装于输入轴上,液压缸上设有两个阀芯腔体,两个阀芯腔体内分别安装有第一联动阀芯和第二联动阀芯;第一联动阀芯和第二联动阀芯的一侧为活塞结构,由联动阀芯密封圈密封,安装有联动阀芯回位弹簧,另一侧为锥面结构;第一联动阀芯和第二联动阀芯的锥面一侧的端面面积小于另一端的端面面积;第一联动阀芯与第二联动阀芯反向安装;所述液压缸两端分别设有第一活塞和第二活塞;第一活塞侧的液压缸上开有第一活塞进油口,靠近第一联动阀芯锥面侧的液压缸开有第一出油口;第二活塞侧的液压缸上开有第二活塞进油口,靠近第二联动阀芯锥面侧液压缸开有第二出油口;
第一活塞和第二活塞分别与第一压盘和第二压盘连接;第一活塞回位弹簧和第一活塞连接,第一活塞回位弹簧安装于第一活塞回位弹簧座内,第一活塞回位弹簧座与液压缸连接;第二活塞回位弹簧和第二活塞连接,第二活塞回位弹簧安装于第二活塞回位弹簧座内,第二活塞回位弹簧座与液压缸连接;第一摩擦片通过第一压盘的挤压和放松实现和第一钢片的结合和分离;第二摩擦片通过第二压盘的挤压和放松实现和第二钢片的结合和分离;第一摩擦片和第一钢片、第二摩擦片和第二钢片分别与车辆传动装置连接;
所述液压换挡装置包括两个或三个电磁换向阀,两个或三个电磁换向阀一端都通过过滤器、油泵与油箱连接;若所述电磁换向阀为三个;分别为第一电磁换向阀、第二电磁换向阀和第三电磁换向阀;第一电磁换向阀另一端连接第一单向阀后连接到第一活塞进油口,第二电磁换向阀另一端连接第二单向阀后连接到第二活塞进油口,第三电磁换向阀另一端分别连接第一阀芯进油口和第二阀芯进油口;若所述电磁换向阀为两个;分别为第一电磁换向阀和第二电磁换向阀;第一电磁换向阀另一端连接第一单向阀后连接到第一活塞进油口,第一阀芯进油口连接第一电磁换向阀的出口;第二电磁换向阀另一端连接第二单向阀后连接到第二活塞进油口,第二阀芯进油口连接第二电磁换向阀的出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力不间断液压换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联动阀芯和第二联动阀芯为同一外形尺寸的旋转体结构;第一联动阀芯安装于与第一出油口连接的联动阀芯腔体内,锥面端靠近第二活塞一侧,第二联动阀芯安装于与第二出油口连接的联动阀芯腔体内,锥面端靠近第一活塞一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力不间断液压换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压缸通过第一缸体轴承和第二缸体轴承的支撑安装于输入轴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力不间断液压换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压缸固定在车架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力不间断液压换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传动装置为定轴齿轮传动装置;所述齿轮包括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第一齿轮通过第一轴承安装于输入轴上,第一齿轮上安装有第一钢片,输入轴上安装有第一摩擦片,第一钢片和第一摩擦片活动连接;第二齿轮通过第二轴承安装于输入轴上,第二齿轮上安装有第二钢片,输入轴上安装有第二摩擦片,第二钢片和第二摩擦片活动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动力不间断液压换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活塞与液压缸之间设有第一活塞内密封圈和第一活塞外密封圈;第二活塞和液压缸之间分别设有第二内活塞密封圈和第二外活塞密封圈。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力不间断液压换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传动装置为行星齿轮传动装置;变速箱箱体与车架固定,箱体通过轴承与输入轴连接;第一钢片与液压缸连接,第一摩擦片与箱体连接;第二钢片安装于液压缸上,液压缸同时也是行星机构的齿圈,第二摩擦片安装于行星机构的太阳轮上,太阳轮与输入轴固定;行星齿轮通过行星齿轮轴承安装于行星架上。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力不间断液压换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磁换向阀和第二电磁换向阀都为常开二位二通电磁换向阀;第三电磁换向阀为二位三通电磁换向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南理工大学,未经华南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059234.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汽车余热自利用加热充气座垫及其制作方法
- 下一篇:新型公交车把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