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小肠结肠炎耶尔森氏菌的检测方法及其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710059097.7 | 申请日: | 2017-01-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6755497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12 |
发明(设计)人: | 陈瑞;张志刚;张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西华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2Q1/6816 | 分类号: | C12Q1/6816;C12Q1/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32200 ***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小肠 结肠炎 耶尔森氏菌 检测 方法 及其 应用 | ||
基于现有小肠结肠炎耶尔森氏菌检测方法的不足,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用于小肠结肠炎耶尔森氏菌检测的试剂盒,其包括:探针分子溶液、聚苯乙烯纳米球溶液、阳性对照质粒、阴性对照,其中所述探针分子的结构为:报告荧光基团‑CATGGAAAGGTTAAGTCATCTGTA。该方法实现起来十分简单,不需要使用昂贵的PCR仪器以及昂贵的ELISA检测试剂,仅需简单的荧光检测设备即可实现结果的检测和分析,检测时间短、灵敏度高,可以广泛用于食品安全检测,特别是基层食品卫生监督部门的食品安全检测。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生物技术领域,涉及病原菌--小肠结肠炎耶尔森氏菌的检测,具体涉及一种小肠结肠炎耶尔森氏菌的检测方法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小肠结肠炎耶尔森氏菌(Yersinia enterocolitica, Y. e),简称耶氏菌,属于肠杆菌科耶尔森氏菌属,最早1933年发现于美国纽约州,由Frederiksen在1964年命名的,小肠结肠炎耶尔森氏菌在自然界分布很广,动物是该菌的重要宿主,几乎所有的家畜都曾发现该菌的自然感染,其中猪携带量最高,其次为犬、鸡、牛和羊等。小肠结肠炎耶尔森氏菌是一类人畜共患病病原菌,也是重要的食源性致病菌之一, 很多国家都已将该菌列为进出口食品的常规检测项目,在过去的二十年间, 欧、美等国家发生了多起的由该菌引起的食源性中毒事件; 在上世纪80年代中期我国证实有两次大的暴发流行, 造成五百多人感染,其原因均为食物污染小肠结肠炎耶尔森氏菌引起的。该菌具有嗜冷性,能在冷藏条件下生长与繁殖,而且在一定条件下会产生耐热性肠毒素,是冷藏食品的一大威胁,尤其是贮藏于冰箱中的肉制品、奶制品。人感染后,其临床表现多样,其中以胃肠炎(或小肠结肠炎)最为常见,还能引起呼吸道、心脑血管系统、骨骼、结缔组织和全身疾病, 甚至引起急性阑尾炎、败血症。许多动物都有可能受到小肠结肠炎耶尔森氏菌的感染,几乎所有家养动物都属于自然感染,其中一部分动物,如猪、牛、猫和狗等,被认为是小肠菌的健康带菌者。小肠结肠炎耶尔森氏菌典型的宿主动物是猪(带菌率最高),有50%的被侵染率。牛的被侵染率也很大,约为7.9%~24.6%。啮齿类动物的携菌几率大概在5.2%~10%之间,目前已检测出的本身携带小肠结肠炎耶尔森氏菌的啮齿动物有30多种。
小肠结肠炎耶尔森氏菌是重要的人畜共患病微生物,能通过食物传播。该菌能够引起多种动物以及人的小肠结肠炎耶尔森氏菌病。正因如此很多国家规定,对于进出口的食品该菌是必检的常规项目。常规的检测小肠结肠炎耶尔森氏菌的方法操作步骤复杂,并且费时,一般要 3~7 天,例如2008年颁布的新国标GB/T4789.8-2008是目前主流的检测手段,不能达到快速检测食品中小肠结肠炎耶尔森氏菌的要求。所以建立一种快速、有效的检测食品中小肠结肠炎耶尔森氏菌的方法是迫切需要的。
发明内容:
基于现有小肠结肠炎耶尔森氏菌检测方法的不足,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小肠结肠炎耶尔森氏菌的检测方法及其运用,该小肠结肠炎耶尔森氏菌的检测方法操作简单,灵敏度高,特异性高,特别适合基层食品安全的检测。
为实现本发明的目的,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小肠结肠炎耶尔森氏菌的检测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制备探针分子:根据小肠结肠炎耶尔森氏菌的基因组结构和保守序列,选取小肠结肠炎耶尔森氏菌的毒力基因ail作为检测目标片段,根据GenBank: KT209996.1公开的小肠结肠炎耶尔森氏菌ail基因序列,设计探针分子,所述探针分子序列为5’-CATGGAAAGGTTAAGTCATCTGTA-3’,所述探针分子的5’端采用报告荧光基团进行标记,即探针分子结构为:报告荧光基团- CATGGAAAGGTTAAGTCATCTGTA;
步骤二,将聚苯乙烯纳米球溶液与步骤一所制得的探针分子:报告荧光基团-CATGGAAAGGTTAAGTCATCTGTA混合,然后加入待测样品,检测荧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西华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西华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05909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