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利用血糖仪高灵敏定量检测黄曲霉毒素B1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050280.0 | 申请日: | 2017-01-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6841603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06 |
发明(设计)人: | 姜利英;刘帅;任林娇;张培;齐汝宾;王延峰;郑晓婉;陈青华;姜素霞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州轻工业学院 |
主分类号: | G01N33/558 | 分类号: | G01N33/558;G01N33/577 |
代理公司: | 郑州大通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1111 | 代理人: | 陈勇 |
地址: | 450002 ***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利用 血糖仪 灵敏 定量 检测 黄曲霉 毒素 b1 方法 | ||
本发明属于黄曲霉毒素B1的定量检测领域,公开了一种利用血糖仪定量检测黄曲霉毒素B1的方法,利用纳米金标记黄曲霉毒素的核酸适配体,通过黄曲霉毒素B1单克隆抗体、核酸适配体与目标物黄曲霉毒素B1结合,形成具有夹心式结构的单克隆抗体‑黄曲霉毒素B1‑检测探针复合物,具有更强的特异性,与待测物中的目标分子结合效果好,检测结果更加精确、定量检测范围更广,具有体积小、成本低、操作简单的特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黄曲霉毒素B1的定量检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利用血糖仪高灵敏定量检测黄曲霉毒素B1的方法。
背景技术
黄曲霉毒素被世界卫生组织(WHO)的癌症研究机构划定为1类致癌物。目前已鉴定分离出AFB1、AFB2、AFG1、AFG2、AFM1、AFM2、AFP1、AFQ1和AFH1等十多种黄曲霉毒素,其中黄曲霉毒素B1(Aflatoxin B1,简称AFB1)的毒性和致癌性最强。AFB1的强毒性、高致癌性以及存在的广泛性,对人类健康安全和畜牧业等造成了严重的威胁,因此开发黄曲霉毒素B1的高灵敏检测方法是国内外关注的热点。
核酸适配体是一段寡聚核苷酸,功能与抗体相似,能够特异性结合靶目标分子,凭借其与抗体相比的众多优点吸引了研究人员的广泛关注,如低成本、高稳定性、易修饰、易合成、不需要活体动物或细胞、可重复利用等。
家用便携式血糖仪能够对血糖进行准确的测量,并且具有体积小、成本低和操作简单的特点,成为预防糖尿病的有用工具,是很多家庭的医疗必备品。但它们只能对单一目标物血糖(葡萄糖)进行检测,难以应用于不同类型目标物的检测,这大大限制了这些便携式仪器即时检测的应用范围。怎样利用血糖仪检测非糖靶目标,吸引了研究人员的关注。
目前可分离定量检测AFB1的方法主要有薄层色谱法,高效液相色谱法,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以及免疫分析方法。这些方法大多需要体积庞大、价格昂贵的检测设备,并且操作步骤繁琐,检测周期长,不利于现场即时检测。因此,开发一种基于血糖仪检测黄曲霉素B1的方法,实现对黄曲霉素B1这一非糖靶目标的快速简单、高灵敏度检测,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利用血糖仪高灵敏定量检测黄曲霉毒素B1的方法,通过抗体、核酸适配体同时与目标物结合,具有更强的特异性,与待测物中的目标分子结合效果好,检测结果更加精确、定量检测范围广,具有体积小、成本低、操作简单的特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利用血糖仪高灵敏定量检测黄曲霉毒素B1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制备纳米金-蔗糖酶-核酸适配体检测探针复合物;
步骤二:将黄曲霉毒素B1的单克隆抗体,4℃孵育12h;用缓冲液B冲洗;然后加入封闭缓冲液,室温封闭1h;用缓冲液A冲洗,完成黄曲霉毒素B1的单克隆抗体的固定;
步骤三:向步骤二的黄曲霉毒素B1的单克隆抗体中加入不同浓度的黄曲霉毒素B1待测液,37℃孵育1h,使黄曲霉毒素B1与黄曲霉毒素B1的单克隆抗体进行特异性结合,用缓冲液A冲洗未与单克隆抗体结合的黄曲霉毒素B1,得到黄曲霉毒素B1与单克隆抗体的结合体;
步骤四:在步骤三所得的结合体中加入步骤一制备的纳米金-蔗糖酶-核酸适配体检测探针复合物,37℃孵育2h,形成具有夹心式结构的单克隆抗体-黄曲霉毒素B1-检测探针复合物,未与结合体上的黄曲霉毒素B1结合的纳米金-蔗糖酶-核酸适配体检测探针复合物留在上层上清液中;
步骤五:取步骤四的上清液,加入蔗糖溶液,37℃孵育30min后,用血糖仪进行定量检测。
进一步地,所述制备纳米金-蔗糖酶-核酸适配体检测探针复合物的步骤如下:
a)将蔗糖酶加入到胶体金中混合,4℃孵育6h,得到纳米金-蔗糖酶复合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州轻工业学院,未经郑州轻工业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05028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