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MgO-CsPbBr3结构的发光器件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046512.5 | 申请日: | 2017-01-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6876533B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20 |
发明(设计)人: | 史志锋;李营;吉慧芳;雷玲芝;李新建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州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L33/00 | 分类号: | H01L33/00;H01L33/26;H01L33/44 |
代理公司: | 郑州优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1125 | 代理人: | 董晓慧 |
地址: | 450001 河南***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mgo cspbbr3 结构 发光 器件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MgO‑CsPbBr3结构的发光器件及其制备方法,利用MgO绝缘层在高电场下的碰撞离化过程产生非平衡载流子,从而实现无p型空穴传输材料的钙钛矿发光器件的制备。本发明的发光器件包括绝缘的衬底,衬底上依次设有n型的电子提供层、CsPbBr3发光层、MgO绝缘层以及接触电极。本发明一方面利用MgO绝缘层在高电场下的碰撞离化过程产生载流子,另一方面借助CsPbBr3/MgO界面处较大的导带势垒可以形成对CsPbBr3层中注入电子的有效限制,从而实现非平衡电子和空穴载流子在CsPbBr3层中的高效率辐射复合,克服了传统CsPbBr3发光器件开启电压较大的难题,对CsPbBr3发光器件简化工艺、增强稳定性、减小功耗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半导体发光器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MgO-CsPbBr3结构的发光器件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近两年,有机/无机杂化钙钛矿材料(CH3NH3PbX3,X=Cl/Br/I)在发光领域的潜在应用开始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基于钙钛矿薄膜和量子点体系的发光器件均已被成功制备,覆盖从蓝光到红光范围内的可见光波段。但是,基于CH3NH3PbX3材料的发光器件在稳定性上一直不能令人满意,因此人们开始将目光转向稳定性更优的CsPbX3(X=Cl/Br/I)体系材料,且已可制备出基于CsPbBr3材料的绿光发光器件。
然而,目前已报道的CsPbBr3器件结构在载流子传输与注入方面还存在很多问题,尤其是空穴提供层的选择方面。一种合适的空穴提供材料既要保证空穴的高效注入,又要有电子阻挡的效果,以上两点将直接决定CsPbBr3发光器件的开启电压及其效率。而传统的空穴提供材料PEDOT:PSS和spiro-OMeTAD由于和CsPbBr3发光层间空穴注入势垒的存在将会增大器件的开启电压(J. Xing, F. Yan, Y. W. Zhao, S. Chen, H. K. Yu, Q.Zhang, R. G. Zeng, H. V. Demir, X. W. Sun, A. Huan, and Q. H. Yang, ACS Nano10, 6623(2016); O. A. J. Quintero, R. S. Sanchez, M. Rincon, and I. M. Sero,J. Phys. Chem. Lett. 6, 1883(2015))。此外,上述两种有机聚合物材料的电导率均较低,并不利于空穴载流子的高效注入,而且两种材料的稳定性很差,受环境中水氧影响极大。
考虑到钙钛矿材料具有双极性电荷传输的优异性质,如果能够通过器件结构设计实现无p型空穴传输材料发光器件的制备,将会对该型器件在工艺简化、稳定性提升以及功耗减小等方面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基于MgO-CsPbBr3结构的发光器件及其制备方法,利用MgO绝缘层在高电场下的碰撞离化过程产生非平衡载流子,从而实现无p型空穴传输材料的钙钛矿发光器件的制备。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以下述方式实现的:一种基于MgO-CsPbBr3结构的发光器件,包括绝缘的衬底,衬底上依次设有n型的电子提供层、CsPbBr3发光层、MgO绝缘层以及接触电极。
所述衬底为双面抛光的Al2O3衬底,衬底的厚度为300~400微米。
n型的电子提供层为ZnO或TiO2半导体材料,其厚度为300~450纳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州大学,未经郑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04651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