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移动虚拟阵列的全/半串行多天线信道测量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031145.1 | 申请日: | 2017-01-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6788804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28 |
发明(设计)人: | 周涛;陶成;刘留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H04B17/30 | 分类号: | H04B17/30;H04B7/0413 |
代理公司: | 北京正理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257 | 代理人: | 付生辉;张雪梅 |
地址: | 100044***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移动 虚拟 阵列 串行 天线 信道 测量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移动虚拟阵列的全/半串行多天线信道测量方法,包括:S1、发射机采用串行/并行方式发射无线信道激励信号;S2、接收机在移动条件下接收激励信号,并提取时变信道冲激响应数据;S3、选取冲激响应数据中连续相邻的几个采样点作为一个集合,确定虚拟天线的间距和数目,将集合内的采样点映射为多根虚拟天线;S4、由集合内的虚拟天线组成虚拟阵列,并随接收机的移动,形成移动虚拟阵列;S5、通过串行/并行发射方式结合基于移动虚拟阵列的串行接收方式,实现全/半串行多天线信道测量,获取信道角度域特征参数。本发明具有较低的成本和复杂度,并且特别适用于高速铁路场景,可为高速铁路多天线信道测量数据库的构建提供有效支撑。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线通信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基于移动虚拟阵列的全/半串行多天线信道测量方法。
背景技术
无线信道测量是研究无线信道传播特性最直接的手段。信道测量的基本原理是发射机发送已知的激励信号,接收机分析无线信道对发射信号的影响。在信道探测中,可以观察不同时延的多径信号以及信号叠加后的幅度和相位变化。用于信道测量的发射机和接收机构成了信道测量系统(或信道探测仪)。信道探测仪发射并检测经信道传输的电磁波,确定信道冲激响应或信道频率响应。
根据测量方式划分,信道测量方式可分为单天线信道测量和多天线信道测量,如图1至图4所示。单天线测量方式是指一台发射机和一台接收机均采用单根天线,如图1所示。图2至图4示出了三类传统的多天线测量方式,包括:1)全并行方式:多台发射机和多台接收机均连接实际的天线阵列,以频分复用或者码分复用的方式发射和接收信号;2)半串行方式:一台发射机通过高速切换开关,连接实际的天线阵列,以时分复用的方式发射信号,而接收端以并行方式接收信号;3)全串行方式:发射端和接收端均以串行方式发射和接收信号。
对于全并行多天线信道测量方法,需要配置多台发射机和接收机及相应的天线阵列,因此具有极高的成本。现有的全/半串行多天线信道测量方法采用高速切换开关连接天线阵列,通过一台发射机或者一台接收机模拟多天线发射和接收,大大降低了多天线信道测量的成本。尽管这种方法已广泛应用于各种陆地蜂窝场景的信道测量,但并不适用于高速铁路场景。这是因为,在高速铁路信道测量中,一方面为了避免列车车厢的影响,需要采用车顶专用天线实现“纯粹”的高速铁路传播信道探测;另一方面车顶专用天线一般只用于信号接收,其天线数目较少,天线间距较大,并不适用于多天线信道测量,无法获取角度域特征参数。
目前,高速铁路场景下多天线信道测量工作鲜有开展,高速铁路多天线信道模型的研究非常匮乏。
因此,需要提供一种适用于高速铁路场景的基于移动虚拟阵列的全/半串行多天线信道测量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移动虚拟阵列的全/半串行多天线信道测量方法。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下述技术方案:
一种基于移动虚拟阵列的全/半串行多天线信道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发射机采用串行/并行发射方式发射无线信道激励信号;
S2、接收机在移动条件下接收无线信道激励信号,并提取时变信道冲激响应数据;
S3、选取时变信道冲激响应数据中连续相邻的几个采样点作为一个集合,确定虚拟天线的间距和数目,将集合内的采样点映射为多根虚拟天线;
S4、由集合内的虚拟天线组成虚拟阵列,并随接收机的移动,形成移动虚拟阵列;
S5、通过串行/并行发射方式结合基于移动虚拟阵列的串行接收方式,实现全/半串行多天线信道测量,获取信道角度域特征参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交通大学,未经北京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03114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