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纯度2-烷基-4-异噻唑啉-3-酮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029179.7 | 申请日: | 2017-01-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6699680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18 |
发明(设计)人: | 李晓斌;王建国;王新海;刘黎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甘肃开美高精细化工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D275/03 | 分类号: | C07D275/03 |
代理公司: | 中国贸促会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11038 | 代理人: | 崔婧 |
地址: | 730000 甘肃省***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纯度 烷基 噻唑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纯度2‑烷基‑4‑异噻唑啉‑3‑酮的制备方法,将酰胺悬浮在反应媒介惰性溶剂中,通入上一步生产的CMI和MIT混合物尾气或生产MIT的尾气,得到合适氯化氢含量的酰胺悬浮液,再加入氯化试剂。本发明以副产物氯化氢的存在对生成5‑氯‑2‑烷基‑4‑异噻唑啉‑3‑酮有抑制作用。通过用反应原料和溶剂对氯化氢含量的增加,最终获得高纯度的2‑烷基‑4‑异噻唑啉‑3‑酮。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化工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尤其涉及一种高纯度2-烷基-4-异噻唑啉-3-酮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异噻唑啉-3-酮是系列异噻唑啉酮衍生物的统称,目前工业中常用的衍生物有5-氯-2-甲基-4-异噻唑啉-3-酮(简称CMI)和2-甲基-4-异噻唑啉-3-酮(简称MIT)的3:1(重量比)的混合物;单一的2-甲基-4-异噻唑啉-3-酮以及2-正辛基-4-异噻唑啉-3-酮(简称OIT);4,5-二氯-2-正辛基-4-异噻唑啉-3-酮(简称DCOIT);苯并异噻唑啉酮(简称BIT)等。其中3:1的混合物因为性价比高,用量最大,但随着5-氯-2-甲基-4-异噻唑啉-3-酮具有较强皮肤刺激性的报道增加,以及欧盟对其应用的限制,单一的2-甲基-4-异噻唑啉-3-酮的应用尤其是在日化和涂料等领域日益增加。
目前为止,已有许多专利文献公开了2-烷基-4-异噻唑啉-3-酮的制备方法。中国专利CN101218216中采用无溶剂法制备N-取代的异噻唑啉-3-酮(主要是OIT和DCOIT),必须用硫酰氯做氯化试剂,增加了二氧化硫的排放,同时产物也要经分离才能获得OIT。美国专利3849430和欧洲专利95907中采用N-烷基-3-巯基丙酰胺在乙酸乙酯溶剂中用氯气或硫酰氯氯化,得到2-烷基-4-异噻唑啉-3-酮和5-氯-2-烷基-4-异噻唑啉-3-酮的混合物,该方法没有提供高纯度的2-烷基-4-异噻唑啉-3-酮制备方法。
欧洲专利0437354和0678510都试图在已制备2-烷基-4-异噻唑啉-3-酮和5-氯-2-烷基-4-异噻唑啉-3-酮的混合物的基础上通过分离的方法制备单一的2-烷基-4-异噻唑啉-3-酮,但这些方法物料损失大,收率低,最终所得的2-烷基-4-异噻唑啉-3-酮中5-氯-2-烷基-4-异噻唑啉-3-酮的含量仍然较高,对产品的皮肤刺激性改善有限。
美国专利6740759中针对上述方案的缺陷,提出合成时就得到高纯度的2-烷基-4-异噻唑啉-3-酮。该方案经过试验发现,选用反应副产物氯化氢溶解度小的溶剂,例如卤代烃做溶剂,可以使氯化反应对生成2-烷基-4-异噻唑啉-3-酮的选择性大大提高,从而使去除5-氯-2-烷基-4-异噻唑啉-3-酮更为容易。但该方法选用的卤代烃溶剂挥发性大,回收率低,不利于环境保护,同时增加了工业生产的成本。然而该发明提供的一次性得到高纯度2-烷基-4-异噻唑啉-3-酮的工艺无疑是最经济的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高纯度2-烷基-4-异噻唑啉-3-酮的制备方法,使得产品中不含5-氯-2-烷基-4-异噻唑啉-3-酮或其含量极少而不会致敏。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高纯度2-烷基-4-异噻唑啉-3-酮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将二硫代二丙酰甲胺220-800份悬浮在15-3500份的溶剂中,用冷却盐水控制温度在15-25摄氏度;
S2、通入生产异噻唑啉酮时产生的氯化氢尾气,氯化氢的通入量以摩尔数计,为投入酰胺量的0.1%到400%,即酰胺与氯化氢的摩尔比为1:0.001到1:4;
S3、待通入氯化氢完成后,开启电动搅拌器,控制反应釜内反应温度范围在10-50摄氏度,均匀通入氯化剂240-900份,得到2-甲基4-异噻唑啉-3-酮的盐酸盐;
S4、过滤得到固体盐酸盐,将该盐酸盐用新乙酸乙酯洗涤后,溶解在150-600份水中,用碳酸钠中和到pH为5-7;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甘肃开美高精细化工有限公司,未经甘肃开美高精细化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02917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散热片焊接设备及变压器自动焊接系统
- 下一篇:一种T型双头机器人焊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