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水性固化剂、水性环氧树脂组合物及其在高渗透防水补强涂料中的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710019947.0 | 申请日: | 2017-01-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8300164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27 |
发明(设计)人: | 冉千平;周进俊;尹浩;孙德文;李波;万赟;刘玉亭;刘娜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苏博特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南京博特新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9D163/02 | 分类号: | C09D163/02;C09D7/20;C08G59/62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高永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138 | 代理人: | 周静 |
地址: | 2111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水性 固化剂 环氧树脂 组合 及其 渗透 防水 涂料 中的 应用 | ||
1.一种水性环氧树脂组合物作为高渗透防水补强涂料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性环氧树脂组合物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份:
所述水性固化剂由苯酚、聚醚胺、多元胺化合物按1∶(0.8~1)∶(0.8~1.5)的摩尔比和甲醛经过如下的两步曼尼希反应制备得到:
将苯酚和聚醚胺置于反应器内,使苯酚、聚醚胺和与聚醚胺等摩尔量的第一部分甲醛进行第一步曼尼希反应,使聚醚胺完全反应生成聚醚胺-苯酚反应产物;
然后将多元胺化合物加入上述反应器中,搅拌均匀后,加入第二部分甲醛,使余下的苯酚、聚醚胺-苯酚反应产物、多元胺化合物和第二部分甲醛进行第二步曼尼希反应,最后加入自来水稀释,得到水性固化剂,所述多元胺化合物与第二部分甲醛的摩尔比为1∶(1~1.2);
所述聚醚胺的分子量为1000~2100,结构式如下所示:
其中,x∶y=3~7;
所述多元胺化合物为C2-C6的烷基二胺,二乙烯三胺,三乙烯四胺,四乙烯五胺,间苯二甲胺,1,3-环己二甲胺或异佛尔酮二胺;
所述增渗剂为德谦化工的或毕克化学公司的中的一种;
所述高渗透防水补强涂料涂刷在混凝土材料表面,可渗入到所述混凝土表层内部1~3mm,增加所述混凝土表层回弹强度1~7MPa。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性环氧树脂组合物作为高渗透防水补强涂料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两步曼尼希反应的具体步骤如下:
将苯酚和聚醚胺置于反应器内,升温至45~80℃;待苯酚和聚醚胺搅拌均匀后,在温度45~80℃滴加第一部分甲醛水溶液,滴加时间1~2h;滴加完毕后,保温反应0.5~1.5h;
然后将多元胺化合物加入上述反应器中,搅拌均匀后,在温度45~80℃下滴加第二部分甲醛水溶液,滴加时间1~2h;滴加完毕,保温反应0.5~1.5h。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水性环氧树脂组合物作为高渗透防水补强涂料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环氧树脂为双酚A型环氧树脂,环氧当量为184~250g/Eq,或双酚F型环氧树脂,环氧当量为160~180g/Eq。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水性环氧树脂组合物作为高渗透防水补强涂料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活性稀释剂为丁基缩水甘油醚、C12~C14烷基缩水甘油醚、辛基缩水甘油醚、卞基缩水甘油醚、苯基缩水甘油醚或甲苯基缩水甘油醚。
5.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应用中的水性环氧树脂组合物。
6.一种水性固化剂在高渗透防水补强涂料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性固化剂由苯酚、聚醚胺、多元胺化合物按1∶(0.8~1)∶(0.8~1.5)的摩尔比和甲醛经过如下的两步曼尼希反应制备得到:
将苯酚和聚醚胺置于反应器内,使苯酚、聚醚胺和与聚醚胺等摩尔量的第一部分甲醛进行第一步曼尼希反应,使聚醚胺完全反应生成聚醚胺-苯酚反应产物;
然后将多元胺化合物加入上述反应器中,搅拌均匀后,加入第二部分甲醛,使余下的苯酚、聚醚胺-苯酚反应产物、多元胺化合物和第二部分甲醛进行第二步曼尼希反应,最后加入自来水稀释,得到水性固化剂,所述多元胺化合物与第二部分甲醛的摩尔比为1∶(1~1.2);
所述聚醚胺的分子量为1000~2100,结构式如下所示:
其中,x∶y=3~7;
所述多元胺化合物为C2-C6的烷基二胺,二乙烯三胺,三乙烯四胺,四乙烯五胺,间苯二甲胺,1,3-环己二甲胺或异佛尔酮二胺;
所述高渗透防水补强涂料涂刷在混凝土材料表面,渗入到所述混凝土表层内部1~3mm,增加所述混凝土表层回弹强度1~7MPa。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苏博特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南京博特新材料有限公司,未经江苏苏博特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南京博特新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019947.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