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动车充电查询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007294.4 | 申请日: | 2017-01-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8275008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13 |
发明(设计)人: | 李东达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东达 |
主分类号: | B60L11/18 | 分类号: | B60L11/1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38000 吉林省前郭尔***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充电 电动车 查询 绑定 车主 车主信息 指纹识别 断开 指纹 后台 车辆充电 充电电路 充电完成 技术效果 信息查询 信息发送 充电桩 记录机 配对 电量 匹配 检测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动车充电查询方法,该方法包括的步骤是:1)指纹绑定:车主利用充电桩上的指纹识别记录机进行指纹识别配对,绑定车主信息并通过微信公众号进行信息发送,由后台寻找与公众号中相匹配的指纹,进而绑定车辆和车主信息;2)信息查询:充电电路用于对电流和充电时间的检测,然后把信号再传给后台进行计算,传到公众号里,作用是让车主查询车辆充电信息。本发明的有益技术效果是:方便大众了解自己的电动车充电时的状态,可以通过公众号来进行查询,可以查询充电时的剩余的充电时间,电量,剩余钱数,是否在充电,充电完成或者充电中途断开都会通知车主,如果电流不稳定可以选择断开充电。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查询方法,尤其涉及一种电动车充电查询方法。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的电动车充电桩功能单一,结构简单,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的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动车充电查询方法,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缺憾。
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电动车充电查询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指纹绑定:车主利用充电桩上的指纹识别记录机进行指纹识别配对,绑定车主信息并通过微信公众号进行信息发送,车主的指纹信息由指纹识别记录机的传感器发出电信号,所述电信号通过放大电路传递给信号接收器,由后台寻找与公众号中相匹配的指纹,进而绑定车辆和车主信息;
2)信息查询:充电桩内置充电电路,所述充电电路用于对电流和充电时间的检测,然后把信号再传给后台进行计算,传到公众号里,作用是让车主查询车辆充电信息。
本发明的有益技术效果是:方便大众了解自己的电动车充电时的状态,可以通过公众号来进行查询,可以查询充电时的剩余的充电时间,电量,剩余钱数,是否在充电,充电完成或者充电中途断开都会通知车主,如果电流不稳定可以选择断开充电。
附图说明
图1是指纹绑定的流程示意图。
图2是信息查询的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通过下面对实施例的描述,将更加有助于公众理解本发明,但不能也不应当将申请人所给出的具体的实施例视为对本发明技术方案的限制,任何对部件或技术特征的定义进行改变和/或对整体结构作形式的而非实质的变换都应视为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所限定的保护范围。
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电动车充电查询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指纹绑定:车主利用充电桩上的指纹识别记录机进行指纹识别配对,绑定车主信息并通过微信公众号进行信息发送,车主的指纹信息由指纹识别记录机的传感器发出电信号,所述电信号通过放大电路传递给信号接收器,由后台寻找与公众号中相切尔西的指纹,进而绑定车辆和车主信息;2)信息查询:充电桩内置充电电路,所述充电电路用于对电流和充电时间的检测,然后把信号再传给后台进行计算,传到公众号里,作用是让车主查询车辆充电信息。本发明的使用流程方案是:关注公众号,插上插座后,进行投币,录指纹,进行指纹识别,配对,然后开始进行充电,对充电过程进行监控。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之上可以在指纹识别方面做出进一步的改进:在充电桩内设置指纹识别装置,装置内设置有获取模块,作用是在检测到基于指纹识别区域输入的触摸操作时,获取所述触摸操作在所述指纹识别区域中对应的各个子区域;触摸计算模块:用于在检测到基于指纹识别区域输入的触摸操作时,获取触摸操作在所述指纹识别区域中对应的各个子区域;相对距离计算模块,用于根据计算的所述相对距离,计算所述触摸操作在所述指纹识别区域内的触控面积;采集模块:用于在计算的所述触控面积达到预设面积时,采集触摸操作对应的指纹信息以进行指纹识别,改进后的指纹识别模块提高了防止了指纹的虚报,提高了指纹识别的准确性。
当然,本发明还可以有其他多种实施例,在不背离本发明精神及其实质的情况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根据本发明做出各种相应的改变和变形,但这些相应的改变和变形都应属于本发明所附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东达,未经李东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00729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