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利用手势控制实现虚拟现实交互的方法和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710004798.0 | 申请日: | 2017-01-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6775258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31 |
发明(设计)人: | 邓晖;林崇仰 | 申请(专利权)人: | 虹软(杭州)多媒体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0481 | 分类号: | G06F3/0481;G06F3/01 |
代理公司: | 杭州知通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33221 | 代理人: | 姚宇吉 |
地址: | 310000 浙江省杭州市西***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利用 手势 控制 实现 虚拟现实 交互 方法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虚拟现实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利用手势控制实现虚拟现实交互的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2016年全球虚拟现实产业(也就是俗称的VR产业)持续发热,各大厂商的虚拟现实装置也就是VR设备相继上市。用于信息交互的VR设备大多都是在整体的VR设备中包含了控制手柄或者触控板,并且价格较高,由于价格的限制,普通用户一般只能接受低价位的VR设备,而低价位的VR设备只能用来显示移动端上的画面,不能与用户实现信息交互。
在这种情况下,Hand Gesture for Mobile VR即虚拟现实装置手势就应运而生。但是现有的Hand Gesture for Mobile VR在不增加任何硬件的前提下,当用户在观看VR画面时,当接电话或者看短信时,但是由于用户戴着头盔,无法知晓周围的环境,无法准确地将手移到摄像头可检测的区域内,并且无法准确的用手来执行动作。
发明内容
为解决在信息交互时,由于用户戴着头盔,无法知晓周围的环境,无法准确的将手移到摄像头可检测的区域内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利用手势控制实现虚拟现实交互的方法来实现。
一种利用手势控制实现虚拟现实交互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响应于手势检测信号,显示拍摄到的第二画面;
识别所述第二画面中的真实手势动作,将所述真实手势动作转化成图形指针;
显示第一画面,并在所述第一画面对应的位置显示所述图形指针,进行交互。
作为一种可实施方式,所述识别第二画面中的真实手势动作,将真实手势动作转化成图形指针,包括以下步骤:
捕捉出现在第二画面中的运动团块,对运动团块进行分析,得到若干近似手的团块,选取所有近似手的团块作为手部候选区域;
对每个手部候选区域内的手形进行判断,若有多个所述手部候选区域通过验证,则选取通过验证的手部候选区域总和作为特定区域;
在所述特定区域内将真实手势动作转换成图形指针。
作为一种可实施方式,所述第一画面是在检测到手势检测信号之前呈现的;
显示拍摄到的第二画面中包含了所述第一画面。
作为一种可实施方式,所述显示拍摄到的第二画面中包含了所述第一画面,是指所述第一画面与所述第二画面采用Alpha Blending算法进行叠加处理。
作为一种可实施方式,拍摄所述第二画面时伴随着对第二画面的预处理。
作为一种可实施方式,拍摄所述第二画面后对所述第二画面进行预处理。
作为一种可实施方式,对所述第二画面进行预处理,包括:缩放处理、白平衡调整、曝光调整和图像去噪处理几种中的至少一种。
一种利用手势控制实现虚拟现实交互的装置,包括:第二画面显示模块、指针识别模块和交互显示模块;
所述第二画面显示模块用于响应手势检测信号,显示拍摄到的第二画面;
所述指针识别模块用于识别所述第二画面中的真实手势动作,将所述真实手势动作转化成图形指针;
所述交互显示模块用于显示第一画面,并在所述第一画面对应的位置显示所述图形指针,进行交互。
作为一种可实施方式,所述指针识别模块包括捕捉分析模块、检测手形模块和转换图形指针模块;
所述捕捉分析模块用于捕捉出现在第二画面中的运动团块,对运动团块进行分析,得到若干近似手的团块,选取所有近似手的团块作为手部候选区域;
所述检测手形模块用于对每个手部候选区域内的手形进行判断,若有多个所述手部候选区域通过验证,则选取通过验证的手部候选区域总和作为特定区域;
所述转换图形指针模块用于在所述特定区域内将真实手势动作转换成图形指针。
作为一种可实施方式,所述交互显示模块被设置为所述第一画面是在检测到手势检测信号之前呈现的。
作为一种可实施方式,所述交互显示拍摄到的第二画面中包含了所述第一画面。
作为一种可实施方式,所述交互显示模块被设置为对所述显示拍摄到的第二画面中包含了所述第一画面,是指所述第一画面与所述第二画面采用Alpha Blending算法进行叠加处理。
作为一种可实施方式,所述交互显示模块被设置为拍摄所述第二画面时伴随着对第二画面的预处理。
作为一种可实施方式,所述交互显示模块被设置为对所述第二画面进行的预处理,包括:缩放处理、白平衡调整、曝光调整和图像去噪处理几种中的至少一种。
本发明相比于现有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虹软(杭州)多媒体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未经虹软(杭州)多媒体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00479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