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铸造用三通管及其使用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004161.1 | 申请日: | 2017-01-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6694810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01 |
发明(设计)人: | 曹松;张庆鑫;吕昌略;张阳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朗锐茂达铸造有限公司;中车戚墅堰机车车辆工艺研究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C9/12 | 分类号: | B22C9/12 |
代理公司: | 南京乐羽知行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26 | 代理人: | 缪友建 |
地址: | 2144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铸造 三通 及其 使用方法 | ||
1.一种铸造用三通管,其特征在于:包括进气管(10)和出气管(13),所述进气管(10)上设置有与进气管(10)连通的吸气管(16);所述进气管(10)的一端连接气动软管(7),另一端连接出气管(13);所述气动软管(7)通过玻璃钢管(3)连接压缩空气皮管(1);
所述进气管(10)和吸气管(16)连通处为靠近进气管(10)与气动软管(7)连接处,且位于进气管(10)管长1/3-1/2处的位置;设置所述气动软管(7)一侧的所述进气管(10)与垂直于地面水平面的吸气管(16)的连接角度为35°-45°;
所述进气管(10)与气动软管(7)连接处设有进气管气阀(9),所述进气管(10)与出气管(13)连接处设有出气管气体流量计(11),所述出气管(13)上设有出气管气阀(12);所述吸气管(16)上设有吸气管气体流量计(14)和吸气管气阀(15),所述吸气管(16)的端部设有可伸缩结构(17);
所述玻璃钢管(3)上设有发电机,所述发电机包括缠绕在玻璃钢管(3)上的铜线团(6),设于玻璃钢管(3)内部可旋转的磁铁(4);所述磁铁(4)的两侧设有旋转轴,所述磁铁(4)的旋转轴设置在玻璃钢管(3)的内部,位于铜线团(6)内部;
所述吸气管(16)内装有强光手电筒(18),所述强光电筒(18)通过电线与所述发电机相连;
所述进气管(10)和出气管(13)的连接段为弧形弯折结构,所述进气管(10)和朝向地面水平面设置的出气管(13)之间所成的角度为8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铸造用三通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可伸缩结构(17)包括第一空心管、第二空心管以及第三空心管由内至外套接在一起的三层空心管,所述第一空心管的截面面积是第三空心管的截面面积的1/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铸造用三通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玻璃钢管(3)通过第一连接管夹(2)与压缩空气皮管(1)连接,所述玻璃钢管(3)通过第二连接管夹(5)与气动软管(7)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铸造用三通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动软管(7)通过第三连接管夹(8)与进气管(10)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铸造用三通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管(10)、出气管(13)和吸气管(16)为一体结构。
6.一种如权利要求1-5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铸造用三通管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型腔吹砂清理操作、型腔内腔杂物的吸附去除操作和清理复杂型腔的操作;
所述型腔吹砂清理操作包括如下操作过程:
进行型腔吹砂操作时,关闭吸气管气阀(15),打开进气管气阀(9)和出气管气阀(12),气流从气体软管(7)通往进气管(10)再到出气管(13),调节出气管气阀(12)来控制出气管气体流量计(11)读数达到0.5Mpa以上,保证压缩空气强度,清理完成后,打开强光电筒(18)来检验型腔光线暗淡处的杂物是否清理干净;
所述型腔内腔杂物进行的吸附去除操作包括如下操作过程:
进行型腔内腔杂物清理操作时,通常需要采用吸附去除的方法,打开进气管气阀(9)、出气管气阀(12)以及吸气管气阀(15),气流从气动软管(7)和吸气管(16)进入,通过进气管(10)到达出气管(13),打开可伸缩结构(17)和强光电筒(18),调节吸气管气阀(15)来控制吸气管气体流量计(14)读数不超过0.25Mpa,控制范围值为0.15~0.23Mpa;
清理复杂型腔的操作包括如下操作过程:
在对复杂型腔进行清理操作时,需要将出气管(13)不易到达区域的散砂进行聚集,此时将吸气管(16)转换为出气管(13)即可实现,首先关闭出气管气阀(12),打开进气管气阀(9)以及吸气管气阀(15),气流从气动软管(7)进入进气管(10),然后从吸气管(16)排出,以小气流量对死角部位的散砂进行集中,立即打开出气管气阀(12),吸气管(16)中的气流实现逆向流动,砂砾被吸出型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朗锐茂达铸造有限公司;中车戚墅堰机车车辆工艺研究所有限公司,未经江苏朗锐茂达铸造有限公司;中车戚墅堰机车车辆工艺研究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004161.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敏捷反应互动游戏设备
- 下一篇:一种打靶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