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装箱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90000711.1 | 申请日: | 2016-04-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7524015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22 |
发明(设计)人: | 渡边幸祐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石田 |
主分类号: | B65B35/38 | 分类号: | B65B35/38;B65B5/08;B65B35/44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40 | 代理人: | 玉昌峰;吴孟秋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装箱位置 装箱机构 装箱装置 输送机 机器人 瓦楞纸 动作循环 速度调整 提高装置 物品移动 物品转移 最小间隔 物品组 填充 并行 移动 | ||
课题为提供一种迄今之上地提高装置整体的处理能力的新的装箱装置。包括:将接连输送来的物品转移排列在输送机上的移动的输送面上的机器人;使排列在所述输送面上的物品移动到装箱位置的所述输送机;以及将到达装箱位置的物品组填充到瓦楞纸箱内的装箱机构。而且,使所述输送机上物品进行排列的区域与所述装箱位置隔着属于各自的物品不相接触的最小间隔尽可能地接近。由此,机器人与装箱机构边分别且同时并行地动作,边通过经速度调整的输送机调整它们的动作循环的偏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将装袋好的商品自动地填充到包装箱等中的装箱装置。
背景技术
薯片等小食品类在装袋之后被装到瓦楞纸箱中出厂,作为用机器人进行该装箱的装置,例如已知有记载在特开2013-145167号公报、特开 2013-174503号公报中的装置。
在这些文献所记载的装置中,反复进行通过机器人拿起由输送机输送来的装袋商品(以下,将该装袋商品称为物品。)而填充到瓦楞纸箱的动作,所以处理能力有限。
针对于此,在特开平9-301305号公报所记载的装箱装置中,使由输送机接连输送来的物品在间歇传送的带式输送机上排列好后,通过吸盘拿起排列好的物品组而填充到瓦楞纸箱,所以处理能力优异。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特开2013-145167号公报
专利文献2:特开2013-174503号公报
专利文献3:特开平9-301305号公报
实用新型内容
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但是,在间歇传送的带式输送机上对物品进行排列的后者的装箱装置中,在前段需要整理物品的姿势、方向的装置,所以存在输送机长度相对变长的问题。另外,在排列物品时,因边在带式输送机上以一定间距间歇地传送物品,边进行排列,所以当将物品大小切换为其它大小、或像自立袋那样袋的上与下的形状不同时,存在不能进行应对的问题。
针对该问题,如果替代以往的间歇传送的带式输送机而使用专利文献 1、2所记载的机器人,则不管物品的大小、形状怎么切换都能够充分地应对。但是,由于是分别进行使接连输送来的物品排列为能够装箱的状态的机器人的动作、将排列好的物品组输送到装箱位置的输送机的动作以及将输送到装箱位置的物品组装到包装箱中的动作,所以如果不使它们的动作定时一致,反而存在处理能力下降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着眼于上述问题,其课题在于,提供一种迄今之上地提高装置整体的处理能力的新的装箱装置。
用于解决技术问题的方案
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装箱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输送物品的上游侧输送机;机器人,将通过上游侧输送机输送来的物品转移排列在移动的输送面上;输送机,具有所述输送面,使排列在所述输送面上的物品移动到装箱位置;以及装箱机构,将到达所述装箱位置的物品组填充于包装箱,所述输送机与上游侧输送机的终端部横向并排地配置,所述机器人排列物品的区域和与所述区域相邻的所述装箱位置分开为属于区域和装箱位置各自的物品不相接触的最小的间隔。
在该装箱装置的上游配置有连续地制造物品的包装机,从该包装机排出的物品经由上游侧输送机接连输送来到装箱装置。在本实用新型中,在该上游侧输送机的终端部配置机器人,通过该机器人拿起接连输送来的物品,将其转移到并设的输送机上。该输送机与上游侧输送机的下游侧横向并排配置。在将物品转移到该输送机上时,机器人使各物品排列为能够填充于包装箱的形式。例如,将物品的朝向从纵向变为横向、或将其横向并排地排列成局部重复的姿势、将其排列为2列、2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石田,未经株式会社石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9000071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号牌自动装箱设备
- 下一篇:一种新型智能机器人装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