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移动工作台托板机内顶起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21342814.4 | 申请日: | 2016-12-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6305321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7-07 |
发明(设计)人: | 邢艳军;张志刚;陈关美;史絮;冯秀玲 | 申请(专利权)人: | 济南二机床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D37/14 | 分类号: | B21D37/14;B66F7/16;F15B11/22 |
代理公司: | 济南诚智商标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37105 | 代理人: | 黎明 |
地址: | 250022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移动 工作台 板机 顶起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托板顶起装置,特别适合压力机移动工作台托板的顶起落下。
背景技术
高端移动工作台通常配置内托板,其控制单元为托起缸装置,用户通常为每台冲压设备配备多套模具,每套模具对应的顶料杆布置不同,数量也不一样,更换模具时,面对动辄几十公斤,大面积布局的掉料杆时,采用人工取出顶料杆必然费时费力,影响了工作效率。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安全、可靠的顶料杆自动顶出。
为解决这一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移动工作台托板机内顶起装置,包括工作台、托板和托板顶起缸,所述托板顶起缸包括托起缸体、压盖、柱塞和密封圈,所述柱塞内设有油腔,密封圈及密封圈圈挡圈通过压盖固定在柱塞的顶端形成密闭油腔,柱塞与托起缸体之间通过间隙配合装配在一起;所述柱塞与工作台固定,托板与托起缸体外侧的凸台连接;小功率电机带动齿轮泵为托板顶起缸提供动力,缸体的运动带动托板上升;回落时,设置在油路上的二位四通电磁阀的换向使压力油卸至油箱,在托板及顶杆重力作用下完成下行动作。
所述托起缸体的行程通过工作台底面的顶升孔的孔深控制。
所述密封圈为Y型密封圈。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采用从活塞内部供油的方式,适合于压力机移动工作台托板的顶起落下,解决了压力机工作台人工取顶料杆的问题,克服手工退出顶料杆的窘境,具有结构简单、节省空间、安装方便、降低劳动强度、工作效率高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控制原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实际应用布局示意图。
图中:1托起缸体、2压盖、3柱塞、4托板、5进油口、6工作台、7顶升孔、8托板顶起缸。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具体描述。
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本实用新型包括工作台6、托板4和托板顶起缸8。
所述托板顶起缸8包括托起缸体1、压盖2、柱塞3和密封圈4。
所述柱塞3内设有油腔,进油口5设置在油腔下端,所述柱塞3与工作台6固定。
所述压盖2用于将密封圈4及密封圈圈挡圈固定在柱塞3的顶端,以形成密闭油腔。
所述柱塞3与托起缸体1之间通过间隙配合装配在一起,起到导向作用。
所示托板4与托起缸体1外侧的凸台连接。
所述工作台6的底面设有顶升孔7,托起缸体1的行程通过该顶升孔7的孔深控制。
所述密封圈4为Y型密封圈。
图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控制原理图。
所述托板顶起缸8通过小功率电机带动齿轮泵为其提供动力,提升动力为液压力,落下时依靠重力来实现。
本实用新型的托板顶起缸8与传统的油缸装置不同,柱塞内部供油,柱塞3与工作台6固定,由缸体1的运动带动托板4上升;当需要落下时,设置在油路上的二位四通电磁阀换向,压力油卸至油箱,在托板4及顶杆重力作用下完成下行动作,回到原始位置。
图3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实际应用布局示意图。
本实用新型采用从活塞内部供油的方式,适合于压力机移动工作台托板的顶起落下,解决了压力机工作台人工取顶料杆的问题,克服手工退出顶料杆的窘境,具有结构简单、节省空间、安装方便、降低劳动强度、工作效率高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上述实施方案,只是举例说明,不是仅有的,所有在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或等同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的改变均被本实用新型包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济南二机床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济南二机床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34281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