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指纹识别模组及移动终端有效
申请号: | 201621182102.0 | 申请日: | 2016-10-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6649529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17 |
发明(设计)人: | 阳文轩;姜莉莉;赵家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K9/00 | 分类号: | G06K9/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118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指纹识别 模组 移动 终端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移动终端电子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指纹识别模组。
背景技术
目前越来越多的移动终端使用了指纹识别模组,随着移动终端设备越来越薄,移动终端的各个零部件的结构也要更薄,但是现有的指纹识别模组无法满足更薄结构的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的指纹识别模组无法做得更薄的问题,提供一种指纹识别模组。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提供一种指纹识别模组,包括:金属环、指纹芯片和柔性线路板,所述指纹芯片固定在所述柔性线路板上并与所述柔性线路板电连接,所述指纹芯片和所述柔性线路板的外沿至少部分被所述金属环包覆。
进一步地,所述柔性线路板包括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所述指纹芯片固定在所述第一端部上并与所述柔性线路板电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端部的形状与所述金属环相适应。
进一步地,所述指纹识别模组还包括补强片,所述补强片的形状与所述金属环相适应并固定在所述柔性线路板的第一端部的下面,所述指纹芯片、所述柔性线路板和所述补强片的外沿至少部分被所述金属环包覆。
进一步地,所述补强片为金属片。
进一步地,所述金属环为一窄边的中空圆环,截面为倒“L”形,所述金属环上设置有至少一个卡扣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指纹芯片包括指纹识别传感器。
在本实用新型中,指纹芯片、柔性线路板的外沿至少部分被金属环包覆在内,整个指纹识别模组的厚度就是所述金属环的厚度,可以将指纹识别模组做得更薄,以适应目前越来越薄的移动终端。
另外,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移动终端,包括上述的指纹识别模组,所述指纹识别模组可以位于所述移动终端的前面、后面或侧面。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指纹识别模组分解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金属环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指纹识别模组整体图。
说明书中的附图标记如下:
1、金属环;11、金属环上的卡扣结构;2、指纹芯片;3、柔性线路板;31、柔性线路板的第一端部;32、柔性线路板的第二端部;4、补强片;41、补强片上的固定端。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如图1所示,是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包括:金属环1、指纹芯片2、柔性线路板3和补强片4。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指纹芯片2包括指纹识别传感器,所述柔性线路板3包括第一端部31和第二端部32,所述指纹芯片2固定在所述第一端部31上并与所述柔性线路板3电连接,所述补强片4固定在所述第一端部31的下面,起到补强作用。优选地,所述固定方式可以为焊接或用粘合剂粘贴。
如图2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金属环1为一窄边的中空圆环且截面为倒“L”形,所述金属环1具有卡扣结构11,所述卡扣结构11可以扣在补强片4上。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指纹芯片2、柔性线路板的第一端部31和补强片4的形状都与所述金属环1的形状相适应。在本实施例的一优选实施方式中,如图3所示,所述指纹芯片2、柔性线路板3和补强片4的外沿全都被所述金属环1包覆在内。在本实施例的另一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指纹芯片2、柔性线路板3和补强片4的外沿有部分被金属环1包覆在内。在本实施例的一优选实施方式和本实施例的另一优选实施方式中,整个指纹识别模组的厚度就是金属环1的厚度,可以将指纹识别模组做得更薄,以适应目前越来越多薄的移动终端。
在本实施例的又一优选实施方式中,如图1所示,所述补强片4还包括两个固定端41,所述固定端41未被金属环包覆在内,所述固定端41可以将指纹识别模组固定在移动终端上。
另外,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移动终端,包括上述的指纹识别模组,所述指纹识别模组可以位于所述移动终端的前面、后面或侧面,柔性线路板的第二端部32与所述移动终端电连接。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18210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双单元音箱
- 下一篇:播放设备断电噪音抑制电路和播放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