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分子活化器有效
申请号: | 201621061901.2 | 申请日: | 2016-09-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6190422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24 |
发明(设计)人: | 张元正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元正 |
主分类号: | F02M27/00 | 分类号: | F02M2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和信华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390 | 代理人: | 胡剑辉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分子 活化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动力装置技术领域,尤指一种能装设在交通工具内的分子活化器。
背景技术
现今的交通工具大多必须使用燃油,来作为主要的动力来源,燃油在进入交通工具的内燃机将混合气雾化后,以产生热能使气体受热膨胀,并通过机械装置转化为机械能来对外做功,而内燃机有非常广泛的应用,如航空、车辆、船舶等的发动机基本都是内燃机,其最常见的例子即为车用汽油机与柴油机。
燃油大多存在着是否能完全燃烧的问题,因此,若燃油在燃烧不完全的情况下,不仅会排放一氧化碳及碳氢化合物造成环境污染,且燃油中无法燃烧完全的石蜡、胶质等物质,便会形成胶碳物残留于内燃机内部,累积过多则会导致引擎的耗油、积碳与动力不足等问题。
而形成燃油燃烧不完全的原因,是因为燃油分子结构较大、且排列紊乱,在与空气分子混合点火或压缩爆炸燃烧时,导致无法完全燃烧,最后伴随着废气排放至大气中,于是目前业界即广为推行各种能让燃油提升燃烧效率的方法。
其中一种是于燃油中添加助燃剂,或使用除碳剂等,以直接对燃油产生作用,但上述方式长久使用下来不仅花费高,徒增浪费,且令用户产生缩短引擎寿命的疑虑,而另一种是将具有的远红外线放射材料的省油器缠绕于油管上,但上述方式在组装上不仅麻烦,且必须具备一些专业工具及通过专业人员来操作,较为不便且花费亦高。
有鉴于此,如何提供一种能供燃油完全燃烧,以达省油及提升动力功效的分子活化器,便成为本实用新型欲改进的课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当交通工具在运作时,能供燃油完全燃烧,以达到省油及提升动力功效的分子活化器。
为解决上述问题及达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分子活化器,所述分子活化器100,其包括有一燃油管路1、及一外壳体2;所述燃油管路1,其是由一方形管11、二分别遮盖住该方形管11两端的圆挡片12、及二各分别位于该二圆挡片12中央的连通管13所组成,而该方形管11具有一与该二连通管13相连通的燃油空间10;所述外壳体2,其设于该燃油管路1外侧,该外壳体2包括有一位于该方形管11外、且具有多个第一孔洞211的圆形管21;及二分别对应于该圆形管21两端、且各具有一贯穿孔221分别穿过该二连通管13的圆盖22。
更优选的是,所述圆盖22,其一侧面位于该贯穿孔221的周围处,更设有多个第二孔洞222。
更优选的是,所述连通管13,其自由端周围处更设有一凸缘131。
更优选的是,所述燃油管路1是金属材质管路。
更优选的是,所述外壳体2是金属材质壳体。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作用及有益效果如下:
本实用新型的分子活化器,当燃油在通过燃油管路内时,能供燃油在燃烧时更加完全,达到省油及提升动力功效,不仅能发挥燃油的效益以节省燃油,还能与各种交通工具搭配实施,使内燃机不会因积碳而受损,且废气的排放亦能符合国际标准,减少空气污染的发生,让消费者的购买意愿更为提升,符合市场需求。
通过本实用新型设计的分子活化器,其燃油管路及外壳体能以金属材质制造,当交通工具在运作时,燃油能利用当时交通工具内的温度,来提升燃油的温度,因金属材质是热的良导体,吸热、散热的速度快,使燃油在经过燃油管路内时,能让燃油的反应效果更加稳定。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I-I的立体剖视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II-II的剖视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燃油经过燃油空间的剖视实施示意图。
【符号说明】
1 燃油管路
11方形管
12圆挡片
13连通管
131 凸缘
2 外壳体
21圆形管
211 第一孔洞
22圆盖
221 贯穿孔
222 第二孔洞
100 分子活化器
10燃油空间
S 燃油分子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元正,未经张元正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06190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治湿热成毒型带下病的中药配方
- 下一篇:治经质清稀的中药配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