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源管理模块及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20956664.X | 申请日: | 2016-08-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6389129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08 |
发明(设计)人: | 马彪;阮先轸;梁伟强;郑淳允;李剑;温京岩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7/00 | 分类号: | H02J7/00;H02M1/44 |
代理公司: | 上海波拓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31264 | 代理人: | 蔡光仟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广州市越***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源 管理 模块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电子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源管理模块及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电子行业的快速发展,汽车电子的智能化发展也越来越快,给用户的舒适性、便捷性提供了保障。汽车的智能化,离不开电子控制系统,当然也离不开功率控制电路。在汽车上,功率控制电路常常需要开通或关闭。传统的功率控制电路中,通常使用电磁继电器进行控制,如车窗、后视镜、雨刮、座椅、发动机风扇控制等。电磁继电器使用较小电流、较低电压来控制较大电流、较大电压,在实际应用中起着自动调节、安全保护、转换电路等作用。继电器的使用,使得电路中的开关控制得到了很大的改善。然而随着对电器性能需求的不断提升,继电器的使用会存在着一定影响,例如:易产生EMI现象,不能使用PWM控制,体积比较大等问题,阻碍了系统整体性能的提升。
当今时代,顾客对舒适型用电器的需求越来越高,整车的负载电流随着增大,进而就需要增大发电机的功率和蓄电池的容量。在这种背景下,虽然继电器具有操作简单方便的优点,然而随着负载电流越高,继电器的制造难度及对环境条件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成本也越来越贵。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电源管理模块及装置,以解决现有功率控制电路采用电磁继电器,导致的易产生EMI现象,不能使用PWM控制,体积比较大,系统成本高等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电源管理模块,所述电源管理模块包括第一电源管理单元、第一电源、第二电源管理单元、第二电源、控制模块及电源输出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源管理单元包括第一开关管、第二开关管;所述第二电源管理单元包括第三开关管、第四开关管;
所述第一开关管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开关管的第二端串联连接,所述第一开关管的第二端与第一电源连接;所述第三开关管的第一端与所述第四开关管的第二端串联连接,所述第三开关管的第二端与第二电源连接;
所述第二开关管的第一端与所述第四开关管的第一端并联连接后与所述电源输出端连接;
所述控制模块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开关管的第三端及所述第二开关管的第三连接端;所述控制模块的第二端与所述第四开关管的第三端及所述第三开关管的第三连接端。
优选的,所述电源管理模块还包括第一肖特基二极管和第二肖特基二极管;
所述第一肖特基二极管与所述第一开关管并联连接;所述第二肖特基二极管与所述第二开关管并联连接。
优选的,所述电源管理模块还包括第五开关管、第六开关管;
所述第五开关管与所述第三开关管并联连接;所述第六开关管与所述第四开关管并联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一开关管和所述第二开关管为P沟道开关管,所述第三开关管和所述第四开关管为N沟道开关管。
优选的,所述第一开关管和所述第二开关管为P沟道开关管,所述第三开关管、所述第四开关管、所述第五开关管及所述第六开关管为N沟道开关管。
优选的,所述P沟道开关管或所述N沟道开关管包括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绝缘栅双极晶体管、门极可关断晶闸管、电力晶体管中的一种。
优选的,所述P沟道开关管和所述N沟道开关管包括反并联二极管。
优选的,所述第一电源通过双向DC-DC变换器与所述第二电源连接。
优选的,所述控制模块还包括开关管驱动模块。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电源管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管理装置包括起动机和/或发动机、以及上述的电源管理模块。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源管理模块及装置,采用电力电子开关器件,体积小且便于安装、功率损耗较低、动作响应时间快,降低了系统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提供的电源管理模块第一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提供的电源管理模块第二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提供的电源管理模块第三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提供的电源管理模块第四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提供的电源管理装置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095666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