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适用于特重交通的相变降温沥青路面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620748502.7 | 申请日: | 2016-07-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6189224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24 |
发明(设计)人: | 王慧;沈佳;段丹丹;王迎春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西省交通科学研究院;山西交科公路勘察设计院 |
主分类号: | E01C7/32 | 分类号: | E01C7/32 |
代理公司: | 武汉宇晨专利事务所42001 | 代理人: | 余晓雪,王敏锋 |
地址: | 030006 山***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适用于 交通 相变 降温 沥青路面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道路工程技术领域,涉及一种路面结构,尤其涉及一种适用于特重交通的相变降温沥青路面结构。
背景技术
沥青混凝土为黑色材料,吸热能力强,容易引起路面温度升高。路面高温会给道路耐久性、交通安全和生态环境带来严重影响,如加速沥青老化、加剧路面高温车辙、诱发交通事故、加剧城市热岛效应等。随着全球气温变暖、沥青路面的广泛应用,路面高温问题更加突出。
在以往的研究中,人们通常单独采用相变控温沥青混凝土或透水沥青混凝土中的一种来降低路面温度。但是使用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⑴相变材料加入过少降温效果不明显,加入过多影响沥青混凝土的使用性能,为了保证沥青混凝土的路用性能,相变控温沥青混凝土的降温功能受到了很大的限制;⑵透水沥青混凝土具有比较大的孔隙率,但是这种材料的承载能力有限,不适用于重交通、特重交通道路使用。
因此,提供一种适用于特重交通道路的降温沥青路面结构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适用于特重交通的相变降温沥青路面结构,该路面结构能够适应特重交通荷载特点,满足累计标准轴次Ne>2.5×107(次/车道)的道路,在保证承载能力的前提下,能有效降低路面温度。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适用于特重交通的相变降温沥青路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适用于特重交通的相变降温沥青路面结构包括自上而下依次铺设在土基上的相变透水沥青混凝土上面层、开级配抗滑中面层、透水混凝土下面层、水泥稳定透水上基层、级配碎石基层、级配碎石底基层以及级配碎石垫层。
作为优选,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相变透水沥青混凝土上面层采用的级配为OGFC-16,所述相变透水沥青混凝土上面层的厚度为60mm。
作为优选,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开级配抗滑中面层是大空隙开级配排水式沥青磨耗层,所述开级配抗滑中面层采用的级配为OGFC-16,所述开级配抗滑中面层厚度为80mm。
作为优选,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透水混凝土下面层是无砂透水混凝土下面层,所述透水混凝土下面层的厚度为250mm,所述透水混凝土下面层的空隙率为15~25%。
作为优选,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水泥稳定透水上基层的厚度为500mm,所述水泥稳定透水上基层的空隙率为15~25%。
作为优选,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级配碎石基层中的石料的压碎值不大于25%,所述级配碎石基层的压实度不小于100%,所述级配碎石基层的CBR值不小于100%,所述级配碎石基层的厚度为200mm。
作为优选,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级配碎石底基层中的石料的压碎值不大于25%,所述级配碎石底基层的压实度不小于100%,所述级配碎石底基层的CBR值不小于100%,所述级配碎石底基层的厚度为200mm。
作为优选,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级配碎石垫层中的石料的压碎值不大于26%,所述级配碎石垫层的压实度不小于98%,所述级配碎石垫层的CBR值不小于100%,所述级配碎石垫层的厚度为200mm。
作为优选,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土基的抗压回弹模量不小于60MPa。
本实用新型较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及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适用于特重交通的相变降温沥青路面结构,包括自下而上依次铺设在土基上的级配碎石垫层、级配碎石底基层、级配碎石基层、水泥稳定透水上基层、透水混凝土下面层、开级配抗滑中面层以及相变透水沥青混凝土上面层。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路面结构利用相变沥青混凝土的相变热效应对太阳能的储存与释放降低沥青路面温度,同时利用透水沥青路面结构调节空气的温度和湿度,从而降低路面温度。通过透水混凝土下面层和水泥稳定透水基层的应用提高路面结构承载能力,克服了相变控温沥青混凝土和透水沥青混凝土应用带来的承载力不足的问题。总之,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适用于特重交通的相变降温沥青路面结构一方面具有更好的路面降温效果,一方面能够满足特重交通道路的使用要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路面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
1-土基;2-级配碎石垫层;3-级配碎石底基层;4-级配碎石基层;5-水泥稳定透水上基层;6-透水混凝土下面层;7-开级配抗滑中面层;8-相变透水沥青混凝土上面层。
具体实施方式
现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不仅限于下述的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西省交通科学研究院;山西交科公路勘察设计院,未经山西省交通科学研究院;山西交科公路勘察设计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074850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预防拔牙后创面感染的药剂
- 下一篇:一种弧形台阶门口活动垫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