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空中姿态可变形的无人飞行器有效
申请号: | 201620146260.4 | 申请日: | 2016-02-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5345339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29 |
发明(设计)人: | 张宇;陈霸东;连宏;陈叶广;其他发明人请求不公开姓名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深空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4C39/02 | 分类号: | B64C39/02;B64C27/08;B64C27/32;B64D47/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0000 浙江省杭州市滨江区***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空中 姿态 变形 无人 飞行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无人飞行器,尤其是涉及空中姿态可变形的无人飞行器。
背景技术
无人飞行器是采用自动控制,具有自动导航功能,能够执行特殊任务的飞行器,它具有全天候、大纵深、长时间作战、快速侦查的能力。无人飞机由于省去了人员,因此节约了空间和人员装备(包括逃逸系统、空调系统、座位以及氧气、飞行员等),并增加了电子侦查装备和载弹量。在侦查与监控领域具有深远的意义。
多旋翼无人飞行器,电机驱动螺旋桨带动飞行器飞行,利用各螺旋桨的转速差来实现前飞,倒飞,左右转弯等各种飞行姿态。飞行器下方一般挂载各种功能设备,如摄像机,热感应器等,设备需与云台连接,以实现各角度全方位的监控视野。上述传统无人飞行器的运动姿态的改变依靠螺旋桨的转速差来实现,使得传统无人飞行器的机动性一般,改变航向的响应时间慢,且挂载的设备必须借助云台才能实现全方位的监控视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空中姿态可变形的无人飞行器,在传统无人飞行器的升力臂上增加多个自由度,使得螺旋桨升力面不再固定,可以在横向和纵向进行改变。飞行姿态的改变不再依靠螺旋桨转速差,仅通过改变螺旋桨升力面方向即可实现各种飞行姿态。响应速度快,且可以实现传统无人飞行器无法做到的一些飞行姿态,如,侧飞,倒立飞行等。而且挂载设备不再需要连接云台,通过算法控制,多自由度无人飞行器本身就可以作为飞行云台使用。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空中姿态可变形的无人飞行器,包括机壳、起落架及尖翼桨组件,机壳的下端连接有起落架,机壳内安装有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尖翼桨组件至少两组,连接组件的下方设有飞控;连接组件的侧向上固定有第一舵机座,第一舵机座内安装有第一舵机,第一舵机与飞控相互匹配;第一舵机座上连接有第二舵机座,第二舵机座内安装有第二舵机,第二舵机与飞控相互匹配,第二舵机座连接尖翼桨组件。
进一步,机壳包括上部外壳与底部外壳,上部外壳与底部外壳相互连接。通过上部外壳与底部外壳相互连接形成机壳,借助机壳保护其内部各个部件,避免因外力冲撞而造成部件损坏,间接延长本装置的使用寿命。
进一步,飞控的下端连接有仓位连接座,仓位连接座固定飞控,仓位连接座内设有电池仓,电池仓内安装有电池。一方面仓位连接座固定飞控,提高其稳定性,另一方面提供电池的安装空间,具有结构简单的优点。
进一步,仓位连接座的下端连接有相机座,相机座上连接有相机。相机座固定相机,结构简单;相机起侦查、监控、拍摄高空景物等作用。
进一步,相机座与仓位连接座之间连接有相机减震板,由于无人飞行器在飞行过程中会产生一定程度的震动,故采用相机减震板缓解该震动,从而提升侦查、监控、拍摄高空景物等效果,结构简单,实用性强。
进一步,连接组件包括机体碳管及机体碳管连接件,机体碳管与机体碳管连接件相互连接。机体碳管形成本实用新型的框架结构,机体碳管连接件固定机体碳管。
进一步,第一舵机座上连接有轴承,轴承上分别连接有轴承上垫片与轴承下垫片,轴承内连接有套筒轴,套筒轴内连接有螺丝;第一舵机上连接有舵机齿轮头,舵机齿轮头连接套筒轴。舵机齿轮头贯穿第一舵机与套筒轴相互连接,从而实现第一舵机带动尖翼桨组件横轴转动,结构简单,设计巧妙。
进一步,第二舵机座包括第二舵机连接座及第二舵机连接件,第二舵机连接件连接第一舵机座,第二舵机连接座铰接于第二舵机连接件内,第二舵机连接座内连接有第二舵机。第二舵机连接座与第二舵机连接件相互铰接,是实现尖翼桨组件纵轴转动的结构基础,结构简单,制造方便,设计巧妙。
进一步,尖翼桨组件包括升力臂、电机、电机座、桨叶及桨叶保护罩,升力臂一端连接第二舵机连接座,升力臂的另一端连接桨叶保护罩,电机座连接于升力臂上,电机固定于电机座上,电机连接桨叶。桨叶保护罩防止因外力冲击而造成桨叶损坏,间接延长桨叶的使用寿命。
进一步,第一舵机座上连接有电调,机壳内安装有数传模块。
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为空中姿态可变形的无人飞行器,在传统无人飞行器的升力臂上增加多个自由度,使得螺旋桨升力面不再固定,可以在横向和纵向进行改变。飞行姿态的改变不再依靠螺旋桨转速差,仅通过改变螺旋桨升力面方向即可实现各种飞行姿态。响应速度快,且可以实现传统无人飞行器无法做到的一些飞行姿态,如,侧飞,倒立飞行等。而且挂载设备不再需要连接云台,通过算法控制,多自由度无人飞行器本身就可以作为飞行云台使用。其具体有益效果表现为以下几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深空实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杭州深空实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014626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减震器及无人机
- 下一篇:一种超低空遥控飞行植保机主旋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