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摄像模组及移动通信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620130534.0 | 申请日: | 2016-02-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5356521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29 |
发明(设计)人: | 林挺;张粦钢;张露;高艳朋;李建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信利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N5/225 | 分类号: | H04N5/225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王宝筠 |
地址: | 516600 广东省汕尾***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摄像 模组 移动 通信 设备 | ||
1.一种摄像模组,应用于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摄像模组包括:
基板;
并列设置于所述基板表面的第一感光芯片和第二感光芯片;
固定于所述第一感光芯片背离所述基板一侧的第一镜头;
固定于所述第二感光芯片背离所述基板一侧的第二镜头;
固定于所述基板背离所述第一感光芯片一侧的第一底座;
固定于所述基板背离所述第二感光芯片一侧的第二底座;
与所述第一感光芯片及第二感光芯片电连接的处理芯片,所述第一感光芯片用于将所述第一镜头成像的第一图像向所述处理芯片传输,并经过所述处理芯片处理后以RGB格式保存;所述第二感光芯片用于将所述第二镜头成像的第二图像向所述处理芯片传输,并经过所述处理芯片处理后以MONO格式保存;
所述处理芯片用于对所述RGB格式的第一图像与MONO格式的第二图像进行叠加处理,获得第三图像;
所述第一镜头与所述第一感光芯片之间具有滤光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摄像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感光芯片为电荷耦合型感光芯片或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型感光芯片;
与第二感光芯片为电荷耦合型感光芯片或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型感光芯片。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摄像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感光芯片中心与所述第二感光芯片中心之间的距离的取值范围为5mm-50mm,包括端点值。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摄像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感光芯片中心与所述第二感光芯片中心之间的距离为10m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摄像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镜头为塑胶镜头或玻璃镜头;
所述第二镜头为塑胶镜头或玻璃镜头。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摄像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板为陶瓷电路板或铝电路板。
7.一种移动通信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通信设备包括:
显示模组;
至少一个摄像模组;
与所述显示模组及摄像模组连接的处理器;
与所述处理器连接的电池,所述电池用于为所述处理器、显示模组及摄像模组提供电源;
所述摄像模组包括:
基板;
并列设置于所述基板表面的第一感光芯片和第二感光芯片;
固定于所述第一感光芯片背离所述基板一侧的第一镜头;
固定于所述第二感光芯片背离所述基板一侧的第二镜头;
固定于所述基板背离所述第一感光芯片一侧的第一底座;
固定于所述基板背离所述第二感光芯片一侧的第二底座;
与所述第一感光芯片及第二感光芯片电连接的处理芯片,所述第一感光芯片用于将所述第一镜头成像的第一图像向所述处理芯片传输,并经过所述处理芯片处理后以RGB格式保存;所述第二感光芯片用于将所述第二镜头成像的第二图像向所述处理芯片传输,并经过所述处理芯片处理后以MONO格式保存;
所述处理芯片用于对所述RGB格式的第一图像与MONO格式的第二图像进行叠加处理,获得第三图像;
所述第一镜头与所述第一感光芯片之间具有滤光装置。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移动通信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感光芯片中心与所述第二感光芯片中心之间的距离的取值范围为5mm-50mm,包括端点值。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移动通信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模组为液晶显示模组或有机发光显示模组。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移动通信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模组为具有触控功能的显示模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信利光电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信利光电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0130534.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多路数模视频混叠电路
- 下一篇:智能数字摄像机的成像控制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