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燃油蒸汽文氏管接头及燃油蒸汽排放控制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620046776.1 | 申请日: | 2016-01-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5315149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15 |
发明(设计)人: | 马宝玲;郭松涛;于水丰;张桂禄;贾丙镭;刘玉龙;丁晓佳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北亚大汽车塑料制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2M25/08 | 分类号: | F02M25/08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11038 | 代理人: | 颜镝 |
地址: | 072750 河北省保定***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燃油 蒸汽 管接头 排放 控制系统 | ||
1.一种燃油蒸汽文氏管接头,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21)和 设在所述壳体(21)内的文氏管芯(22),所述壳体(21)内设有相 互连通的吸气通道(A)、进气通道(B)和出气通道(C),所述吸 气通道(A)、所述进气通道(B)和所述出气通道(C)分别在所述 壳体(21)上形成吸气端(A’)、进气端(B’)和出气端(C’),所 述出气通道(C)形成于文氏管芯(22)内,能够在所述进气通道(B) 内通入气体时在所述壳体内形成负压以同时从所述吸气通道(A)内 吸入气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油蒸汽文氏管接头,其特征在于, 所述文氏管芯(22)具有中央通孔,所述中央通孔作为所述出气通道 (C),所述文氏管芯(22)位于所述壳体(21)内的一端作为负压 形成端(D),另一端作为所述出气端(C’),所述出气端(C’)的 尺寸大于所述负压形成端(D)。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燃油蒸汽文氏管接头,其特征在于, 所述出气通道(C)为位于所述负压形成端(D’)和所述出气端(C’) 之间的锥形通道。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燃油蒸汽文氏管接头,其特征在于, 所述壳体(21)内设有用于安装所述文氏管芯(22)的安装通道,所 述文氏管芯(22)设在所述安装通道内,所述文氏管芯(22)与所述 安装通道之间在部分长度上为锥形配合,且所述文氏管芯(22)和所 述安装通道之间设有止推面。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燃油蒸汽文氏管接头,其特征在于, 所述文氏管芯(22)与所述安装通道之间在非配合面之间存在间隙。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燃油蒸汽文氏管接头,其特征在于, 所述文氏管芯(22)的中心线与所述进气通道(B)的中心线重合。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燃油蒸汽文氏管接头,其特征在于, 所述负压形成端(D)伸入到所述吸气通道(A)的中心线处。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油蒸汽文氏管接头,其特征在于, 所述壳体(21)为整体式结构。
9.一种燃油蒸汽排放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 8任一所述的燃油蒸汽文氏管接头(2)。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燃油蒸汽排放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空滤器(1)、中冷器(3)、碳罐(11)、碳罐电磁阀(9)、 三通管件(8)、第一单向阀(7)、第二单向阀(12)、发动机(4), 所述碳罐(11)通过所述碳罐电磁阀(9)、所述三通管件(8)和所 述第一单向阀(7)与所述发动机(4)前的进气歧管(5)连通,所述 燃油蒸汽文氏管接头(2)的进气端(B’)与所述空滤器(1)连通, 吸气端(A’)通过所述第二单向阀(12)与所述三通管件(8)连通, 所述出气端(C’)与所述中冷器(3)连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北亚大汽车塑料制品有限公司,未经河北亚大汽车塑料制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0046776.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油箱清洗孔盖密封结构
- 下一篇:一种永磁发动机的铁铝复合被吸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