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适用于缸内直喷气体燃料的喷射器有效
申请号: | 201620030331.4 | 申请日: | 2016-01-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5297772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08 |
发明(设计)人: | 钱云寿;韩志强;唐松祥;田维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华大学 |
主分类号: | F02M21/02 | 分类号: | F02M21/02 |
代理公司: | 成都信博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51200 | 代理人: | 崔建中 |
地址: | 610039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适用于 直喷 气体燃料 喷射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气体燃料喷射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适用于缸内直喷气体燃料的喷射器。
背景技术
气体燃料大多都是以小分子为主的烃类有机燃料,此类小分子有机燃料容易与空气形成均匀的混合气,混合气质量高,有利用混合气的完全燃烧。因此,发动机使用此类燃料有助于满足日益严格的排放法规。同时由于气体燃料的价格低于传统燃料,因此具有很好的经济效益,日渐受到广大车主的欢迎。
采用进气道喷射的气体燃料发动机由于燃气会占据一部分的体积,因此会影响发动机的充气效率,发动机的动力性会受到一定的影响。同时,采用进气道喷射也不利于采用一些特殊燃烧模式的实现,因此缸内直喷化是气体燃料发动机的必然发展趋势。缸内直喷化后可以实现分层燃烧等稀燃模式,有利于提高发动机的热效率,提高发动机经济性。而缸内直喷燃气发动机的喷嘴是关键零部件之一。由于气体燃料一般都是以高压贮存,没有单独的加压设备,因此不能采用像柴油一样的低压控制高压的方式,也就是不能有加油。因为,一旦气体喷射产生了低压的气体,那么这一部分气体由于不能进行缸内直接喷射而无法进行利用或者是不方便利用。因此气体喷射器工作过程中不能有燃气被降压而不能参与燃烧,因此其控制方式要进行优化设计。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将燃料和控制分离,更加经济有效的适用于缸内直喷气体燃料的喷射器。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适用于缸内直喷气体燃料的喷射器,包括喷射控制装置、气压控制装置和喷射装置;喷射控制装置包括桶状的控制腔体和控制腔弹簧,控制腔弹簧一端固定连接到控制腔体的底部,另一端固定连接到密封设置于控制腔体口部的橡胶软垫,控制腔体上还设有调压孔,调压孔连接到气压控制装置;喷射装置包括喷射器体和双针阀体;喷射器体为圆筒状,一端设有燃气喷嘴,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喷射器盖,侧壁还设有燃气进孔;喷射器盖上设有通气孔,且其凸起的外缘与橡胶软垫固定连接;双针阀体包括内针阀体以及紧密套装在其外部的外针阀体,内针阀体一端穿过喷射器盖连接到橡胶软垫,另一端延伸向燃气喷嘴,外针阀体一端通过外针阀弹簧与喷射器盖连接,另一端用于密封燃气喷嘴。
进一步的,所述气压控制装置包括电磁阀、控制阀壳以及位于其内部腔室的控制阀体,控制阀体一端穿过控制阀壳连接到电磁阀,且该端与控制阀壳之间还设有控制阀弹簧;控制阀壳内部的腔室与所述调压孔连通;控制阀壳上还设置有输气孔和抽气孔。
更进一步的,所述控制阀壳两端还设置有控制阀壳压力调节孔。
更进一步的,所述外针阀体内还设有一段凸起的空腔,所述内针阀体外壁在空腔处设有凸缘。
更进一步的,所述喷射器盖内侧还设有外针阀体导向座,所述外针阀体卡接在外针阀体导向座上。
更进一步的,所述橡胶软垫上贯穿固定有连接件,所述控制腔弹簧和内针阀体都连接到所述连接件。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把喷射器的控制与燃料完全隔离,因此不会有任何的燃料因为控制而浪费,也不需要有燃料的回流回收处理系统;
2、本实用新型利用真空开启喷射,那么可以保证在无真空的情况下无异常喷射,确保了发动机在不运行的情况下不喷燃料;
3、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双针阀结构,内部针阀可以在完成喷射后把喷孔内部的燃料完全挤入到气缸内,有利于使所有燃料都参与燃烧,也有利于降低发动机的HC排放;
4、本实用新型利用两位三通阀控制气体再控制针阀的方式,与电磁阀直接驱动针阀相比降低了对电磁阀的要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喷射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喷射器喷射状态示意图。
图中:1、喷射器体;2、橡胶软垫;3、控制腔体;4、控制腔弹簧;5、调压孔;6、控制阀壳;61、输气孔;62、抽气孔;7、电磁阀;8、控制阀弹簧;9、控制阀体;10、喷射器盖;11、喷射器盖通气孔;12、燃气进孔;13、外针阀弹簧;14、内针阀体;15、外针阀体;16、连接件;17、外针阀体导向座;18、燃气喷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所描述的适用于缸内直喷气体燃料的喷射器,包括喷射装置、喷射控制装置和气压控制装置三个部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华大学,未经西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003033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空气滤清器
- 下一篇:一种发动机罩安装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