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汽车安全气囊用二次延迟充气式气体发生器有效
申请号: | 201620001583.4 | 申请日: | 2016-01-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5344813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29 |
发明(设计)人: | 刘建斌;顾春萍 | 申请(专利权)人: | 百利得(湖州)汽车安全系统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R21/264 | 分类号: | B60R21/264 |
代理公司: | 杭州杭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9 | 代理人: | 尉伟敏;郑新军 |
地址: | 313103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汽车 安全气囊 二次 延迟 充气式 气体 发生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安全气囊组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安全气囊用气体发生器。
背景技术
安全气囊是汽车上非常重要的安全装置,在汽车发生事故时,能够有效减小事故对人体的伤害,从而保护驾驶者及乘车者的生命安全。安全气囊主要由气体发生器、燃烧室、过滤器/过滤网、传火药/扩燃药、产气药/产气剂、点火具/点火管、排气孔、药盒等部件组成。安全气囊气体发生器:在汽车安全气囊系统中产生并释放气体的部件。燃烧室:气体发生器中装填产气药(火药)的容腔。过滤器/过滤网:对产生的气体进行过滤,将其中的固体残渣留在其内。传火药/扩燃药:将点火能量放大,将产气药顺利引燃的一种火药。产气药/产气剂:主要的气体提供源,通过快速的燃烧化学反应,将固体化学物质转化为气体。点火具/点火管:一种通过电信号触发能快速点燃传火药的火工元器件。排气孔:发生器产生的气体通过排气孔向安全气囊释放所需的气体。药盒:用于装产气药的、具有独立封闭空间的零件。目前常见的气体发生器的只有单一燃烧室,当点火启动时,瞬间产生很高的内压,内压曲线斜率很高,不利于气囊模块的胜利展开。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气体发生器存在上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能进行二次延迟引爆,为气囊持续提供气体,有利于气囊模块顺利展开的气体发生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汽车安全气囊用二次延迟充气式气体发生器,包括下壳体、上壳体,上壳体与下壳体连接形成封闭的储药腔,储药腔内设有产气药,下壳体上设有传火管容器,所述传火管容器的开口端设有点火管容器,点火管容器内设有电点火管,传火管容器内设有传火药,所述的传火管容器上设有若干第一排气孔,所述的上壳体的两侧设有若干第二排气孔,所述的储药腔内设有辅助药盒,辅助药盒内设有产气药,所述辅助药盒的底部通过连接块与下壳体底面连接,辅助药盒的开口端设有盖板,所述的盖板上设有通孔,所述盖板的外侧面上设有完全覆盖通孔的压片。
电流信号传递给电点火管,电点火管把传火管容器内的传火药点燃,传火管燃烧释然高温气体和火焰,高温气体和火焰从第一排气孔处进入到储药腔内,从而把产气药引燃,产气药产生大量的气体从第二排气孔排出为气囊组件充气,同时随着储药腔内的压力增大,覆盖通孔的压片被压力击破或被产气药燃烧熔化,辅助药盒内的产气药被引燃,辅助药盒内的产气药爆炸产生大量气体,辅助药盒内的压力瞬间增大把盖板顶开,辅助药盒的大量气体进入到储药腔内并从第二排气孔排入气囊组件内,从而实现气囊组件的二次延迟充气,有利于气囊组件的稳定展开,采用本结构,实际试验过程中得到了低斜率、高输出的tank曲线。
作为优选,所述上壳体的两侧分别设有过滤器,所述下壳体的底部设有过滤器垫片,所述上壳体的底部设有用于过滤器支撑的弹性支撑片。产气药点燃后会产生固体残渣,过滤器能过滤这些固体残渣,使得固体残渣保留到气体发生器内,而不会进入到气囊组件内。
作为优选,所述的过滤器为金属丝网过滤器,所述的过滤器垫片、弹性支撑片由铝合金制成。过滤器、过滤器垫片、弹性支撑片对高温气体具有降温作用。
作为优选,第一排气孔的内端均设有第一铝箔,第二排气孔的内端均设有第二铝箔。第一铝箔是为了把传火药与产气药隔离,第二铝箔是为了把储药腔与外界隔离,防止外界水分进入储药腔内。
作为优选,所述的下壳体的开口端向外延伸形成连接环,所述的上壳体的开口端与下壳体的开口端之间摩擦焊连接。
因此,本实用新型具有能进行二次延迟引爆,为气囊持续提供气体,有利于气囊模块顺利展开的有益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中:下壳体1、上壳体2、储药腔3、产气药4、传火管容器5、点火管容器6、电点火管7、传火药8、第一排气孔9、第一铝箔10、第二排气孔11、第二铝箔12、辅助药盒13、盖板14、通孔15、过滤器16、过滤器垫片17、弹性支撑片18、隔热片19、连接环20、连接块21、压片22。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百利得(湖州)汽车安全系统有限公司,未经百利得(湖州)汽车安全系统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000158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汽车雨刷控制电路
- 下一篇:汽车主驾驶安全气囊与方向盘的定位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