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微小型硬壳锂电池及其加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611248040.3 | 申请日: | 2016-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6601935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4-26 |
发明(设计)人: | 卜芳;何兰星;孙帆;高冠雄;袁中直;祝媛;刘金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惠州亿纬锂能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2/02 | 分类号: | H01M2/02;H01M2/08;H01M10/0525;H01M10/058;H01M10/04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11332 | 代理人: | 巩克栋,侯桂丽 |
地址: | 516006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微小 硬壳 锂电池 及其 加工 方法 | ||
1.一种微小型硬壳锂电池,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具有一个顶部开口的硬质外壳以及用于在所述顶部开口处密封所述硬质外壳的密封垫,于所述顶部开口处向所述硬质外壳的内部延伸有用于实现所述硬质外壳与所述密封垫的无缝连接的固定边,所述固定边与所述硬质外壳为一体结构通过将所述硬质外壳向内部翻折加工形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小型硬壳锂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硬质外壳内设置有极组,所述极组包括阴极、阳极以及设置在所述阴极与所述阳极之间的隔膜,所述阴极连接有第一导体,所述阳极连接有第二导体,所述第一导体与所述第二导体均穿过所述密封垫延伸至所述硬质外壳的外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微小型硬壳锂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垫上设置有能够使所述第一导体通过的第一通孔以及能够使所述第二导体通过的第二通孔,所述第一通孔与所述第二通孔相间隔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微小型硬壳锂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垫与所述极组之间设置有顶膜,所述顶膜上与所述第一通孔对应的设置有第一安装孔,与所述第二通孔位置对应的设置有第二安装孔,所述第一导体依次穿过所述第一安装孔以及延伸至所述硬质外壳的外部,所述第二导体依次穿过所述第二安装孔以及所述第二通孔延伸至所述硬质外壳的外部。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微小型硬壳锂电池,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硬质外壳内部的底膜,所述底膜位于所述壳体与所述极组之间,用于防止所述阴极以及所述阳极与所述硬质外壳接触发生短路。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小型硬壳锂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硬质外壳的表面并位于所述固定边远离所述密封垫的一侧设置有密封胶。
7.一种微小型硬壳锂电池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提供至少具有顶部开口的硬质外壳,在所述硬质外壳中装入极组后采用密封垫封堵所述顶部开口,并将所述顶部开口处的周部的硬质外壳边缘向内部翻折实现所述硬质外壳与所述密封垫的无缝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微小型硬壳锂电池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所述顶部开口处的周部的硬质外壳边缘向内部翻折包括初步翻折以及二次翻折,经两次翻折后被翻折的硬质外壳边缘与未被翻折的硬质外壳周部相垂直,所述初步翻折为将所述硬质外壳边缘向内侧翻折30°-60°。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微小型硬壳锂电池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所述顶部开口的周部的硬质外壳边缘向内部翻折采用封口件进行。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微小型硬壳锂电池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所述硬质外壳边缘翻折完成后在其表面设置密封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惠州亿纬锂能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惠州亿纬锂能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248040.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新能源汽车组合电池包安全防护装置
- 下一篇:一种锂离子动力电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