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机器视觉的燕窝杂质识别与检测方法及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11247459.7 | 申请日: | 2016-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6651882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11 |
发明(设计)人: | 梁永坚;许亮;何小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T7/11 | 分类号: | G06T7/11;G06T7/136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张春水;唐京桥 |
地址: | 510062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机器 视觉 燕窝 杂质 识别 检测 方法 装置 | ||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基于机器视觉的燕窝杂质识别与检测方法及装置,用于解决使用单目相机进行检测只能得到杂质区域轮廓信息而无法获取到杂质区域高度信息,这样在后续杂质剔除操作中,在剔除杂质同时也会夹带着一些燕窝,从而造成原料产品浪费并降低经济效益;使用双目视觉检测得到三维信息精度低,误差大,满足不了燕窝杂质检测要求的技术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机器视觉、杂质分拣工程交叉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机器视觉的燕窝杂质识别与检测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杂质分拣,例如:燕窝、茶叶等,它们的杂质具有不规则形状,目前大部分仍采用人工分拣杂质方式。这种方式存在以下问题:1)人工检测,难以提供一个可靠、稳定而且准确的检测结果;2)检测工作需要大量劳动力,容易出现人工分拣效率低下,增加生产成本;3)人工分拣没有统一标准,误检率和漏检率高,导致分拣的产品参差不齐有损企业利益;4)长期人工作业,对工人眼和身心有较大伤害。为此,利用机器视觉技术,开发杂质自动分拣设备可以减少劳动成本,提高产品检测质量也是发展的必然趋势。
燕窝形状不规则,厚度不一,燕窝与羽毛灰度对比度大等特点,经过反复实验证明,使用单目相机对其进行检测可以识别出燕窝羽毛杂质,但是只能得到杂质区域轮廓信息而无法获取到杂质区域高度信息,这样在后续杂质剔除操作中,在剔除杂质同时也会夹带着一些燕窝,从而造成原料产品浪费并降低经济效益;使用双目视觉检测也同样可以检测出羽毛杂质,但是燕窝羽毛杂质比较细小,要求检测精度以及误差都比较高,而双目视觉得到三维信息精度低,误差大,因此满足不了燕窝杂质检测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机器视觉的燕窝杂质识别与检测方法及装置,解决了使用单目相机进行检测只能得到杂质区域轮廓信息而无法获取到杂质区域高度信息,这样在后续杂质剔除操作中,在剔除杂质同时也会夹带着一些燕窝,从而造成原料产品浪费并降低经济效益;使用双目视觉检测得到三维信息精度低,误差大,满足不了燕窝杂质检测要求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机器视觉的燕窝杂质识别与检测方法,包括:
S1:通过图像预处理方法和基于灰度级二次迭代选择阈值方法对采集的燕窝二维图像中的羽毛杂质区域进行初步分割得到羽毛杂质区域;
S2:通过羽毛杂质特征选取和特征匹配方法剔除燕窝二维图像初步分割后的羽毛杂质区域的误检区域,并将燕窝二维图像中的羽毛杂质区域再次分拣得到燕窝二维图像中的目标羽毛杂质区域;
S3:通过点定位方法将燕窝二维图像中的目标羽毛杂质区域质心坐标进行燕窝三维图像的质心坐标转换,获取燕窝三维图像中羽毛杂质区域二维坐标的高度值,使得根据羽毛杂质区域二维坐标的高度值获取燕窝二维图像中目标羽毛杂质区域三维信息。
优选地,
所述步骤S1之前还包括:
S0:通过颜色均匀、形状规则圆形或者矩形具有预置高度的物体的Mark点进行二维图像和三维图像的映射并标定相机坐标,对燕窝图像进行采集。
优选地,
所述步骤S1具体包括:
对采集的燕窝二维图像依次进行中值滤波、分段线性变换、基于灰度级二次迭代选择阈值方法对采集的燕窝二维图像中的羽毛杂质区域进行初步分割得到羽毛杂质区域;
优选地,
所述步骤S2具体包括:
S21:对燕窝二维图像初步分割后的羽毛杂质区域进行羽毛杂质区域和特征提取,剔除燕窝二维图像初步分割后的羽毛杂质区域的误检区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工业大学,未经广东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24745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