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子束聚焦线圈在焊接真空室内的电子枪保护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11235991.7 | 申请日: | 2016-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7068528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24 |
发明(设计)人: | 周春亮;罗萍;张庆元;王捷;谭玲生;吴静;魏乃达;张洪凯;尹航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八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H01J37/315 | 分类号: | H01J37/315;H01J37/30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鼎和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2101 | 代理人: | 李凤 |
地址: | 300384 天津市滨海***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紧固套 枪口 插槽 底板 挡板 紧固块 电子束 底座插槽 内插 保护装置 紧固螺丝 聚焦线圈 电子枪 矩形孔 螺栓孔 底座 焊接 底板上表面 室内 下表面 相对面 圆弧面 圆孔 穿过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子束聚焦线圈在焊接真空室内的电子枪保护装置;包括:底板;底板的中心位置开设有尺寸大于电子枪口外径的矩形孔;底板上表面的四个角上分别开设有一个紧固块插槽;每个紧固块插槽内插接有一个挡板紧固块;底板上开设有一个紧固套插槽、一个底座插槽;紧固套插槽和底座插槽位于矩形孔的两端,紧固套插槽内插接有第一枪口紧固套,底座插槽内插接有紧固套底座;紧固套底座上开设有螺栓孔;紧固螺丝穿过上述螺栓孔后与第二枪口紧固套连接,进而通过紧固螺丝调节第二枪口紧固套的动作;第一枪口紧固套和第二枪口紧固套的相对面分别为圆弧面;底板的下表面设置有挡板;挡板上开设有电子束通过的圆孔;挡板与四个紧固块相连接。
技术领域
本发明产生源自于空间用锂离子电池的焊接生产需要,属于电子束焊接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电子束聚焦线圈在焊接真空室内的电子枪保护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空间用锂离子电池焊接大部分采用电子束焊接方法,涉及的材料有铝合金、纯铜等。
电子束焊接是利用加速和聚焦的电子束轰击置于真空或非真空中的焊件所产生的热能进行焊接的方法。电子束焊接的基本原理是电子枪中的阴极由于直接或间接加热而发射电子,该电子在高静电场的加速下再通过电磁场的聚焦就可以形成能量密度极高的电子束。
聚焦线圈的作用就是会聚电子使其能量集中形成高密度束流,有些型号的设备其聚焦线圈在焊接真空室内,安装在一个空心柱状的枪口内,本发明专门针对该类型设备;电子束的束流大小通过偏压控制,即通过栅极对电压的调整来实现。阴极距离栅极较近,约1mm,若大量的金属蒸气从枪口返入,会对设备产生以下影响:
1.金属蒸气很容易在阴极和栅极的缝隙中凝结,从而造成栅极、阴极短路,使偏压失灵,从而致使束流失控,设备报警无法正常工作,需要打开电子枪进行处理,费时费力;
2.大量的金属蒸气若附着在线圈上,容易对聚焦及偏转信号产生磁偏影响,需定期对线圈进行清洁,清洁过程较为繁琐,不易清理干净。
3.焊接过程中的大量金属蒸气会对观察系统的镜片造成污染,使视场模糊,需频繁更换镜片,同样耗时耗力,影响生产进度。
电池涉及的铝合金、纯铜材料的焊接就容易产生大量的金属蒸气。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电子束聚焦线圈在焊接真空室内的电子枪保护装置,该电子束聚焦线圈在焊接真空室内的电子枪保护装置为解决金属电子束焊接过程中,尤其是铝、铜及其合金焊接,金属蒸气对电子枪的蒸镀污染问题,提供了一种保护效果好、易清理、无磁偏影响的保护装置。
本发明为解决公知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电子束聚焦线圈在焊接真空室内的电子枪保护装置,至少包括:
矩形结构的底板(1);所述底板(1)的中心位置开设有尺寸大于电子枪口外径的矩形孔;所述底板(1)上表面的四个角上分别开设有一个安装挡板紧固块的紧固块插槽;在每个紧固块插槽内插接有一个挡板紧固块;
所述底板(1)上还开设有一个安装枪口紧固套的紧固套插槽、一个安装紧固套底座的底座插槽;所述紧固套插槽和底座插槽位于矩形孔的两端,在所述紧固套插槽内插接有第一枪口紧固套(3),在所述底座插槽内插接有紧固套底座(5);所述紧固套底座(5)上开设有螺栓孔;紧固螺丝(6)穿过上述螺栓孔后与第二枪口紧固套(4)连接,进而通过紧固螺丝(6)调节第二枪口紧固套(4)的动作;所述第一枪口紧固套(3)和第二枪口紧固套(4)的相对面分别为圆弧面;
上述底板(1)的下表面设置有挡板(7);所述挡板(7)上开设有电子束通过的圆孔;所述挡板(7)与四个紧固块相连接。
作为优选,本发明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还采用了如下附加技术特征:
进一步:所述底板(1)由尼龙制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八研究所,未经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八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23599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