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利用车辆识别码自动充电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611227791.7 | 申请日: | 2016-12-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6627230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10 |
发明(设计)人: | 陈忠强;朱宝龙;穆晓鹏;路文刚;徐威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特来电新能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L11/18 | 分类号: | B60L11/18 |
代理公司: | 青岛联智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37101 | 代理人: | 周永刚 |
地址: | 266111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利用 车辆 识别码 自动 充电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动汽车充电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利用车辆识别码自动充电的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新能源的发展和应用,电动汽车蓬勃发展。现有技术中电动车的充电方式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通过充电桩上刷卡器刷卡启动充电,这种方式需要用户每次充电前需要将充电卡与刷卡器接触或非接触进行身份确认,若身份信息正确且卡号余额满足时则开始对电动车进行充电,使得每次启动充电之前都需要用户进行操作,使用不方便且在用户忘记带卡或卡丢失时将无法完成充电,或者在拿错卡的情况下有可能给电动车误充电,使用不可靠且安全性低;另一种是通过扫码进行充电,这种情况需要用户在便携式移动设备(如手机或平板电脑等)上下载对应充电桩的应用程序APP并完成充值后,在启动充电前扫码充电桩上的二维码并确认后实现充电,这种充电方式过程繁琐,用户体验差,并且在手机没电的情况下无法实现充电。因此,随着电动车(包括叉车、特种电动车、游览车等)的数量增加,亟需一种方便、可靠、安全的充电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利用车辆识别码自动充电的方法的目的是,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电动车充电过程繁琐、便捷性差、可靠性低和安全性低的问题,提高充电的自动化程度,增强充电的便捷性,提高充电的可靠性和安全性,从而提升用户充电体验。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如下技术方案予以解决:
一种利用车辆识别码(即VIN)自动充电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检测步骤:检测充电机与待充电的车辆的充电接口的连接状态;供电步骤:当所述连接状态正常时,所述充电机为所述车辆的电池管理系统(即BMS)提供低压辅助电源;通信及识别步骤:根据所述充电机和所述BMS之间的通信协议,所述充电机发送握手辨识报文至所述BMS,且所述BMS回传回复辨识报文至所述充电机,其中所述回复辨识报文中预先写入与所述车辆对应的车辆识别码;当所述充电机在预定时间段内接收到所述回复辨识报文时,解析出所述车辆识别码,并且控制断开所述低压辅助电源;以及执行充电或不充电的步骤:将所解析的车辆识别码与预先录入的车辆识别码数据库(即VIN库)对照,控制所述充电机对所述车辆的电池充电或不充电。
为了符合2012和2015两种新能源充电国标,所述通信及识别步骤包括新国标通信模式和旧国标通信模式;所述新国标通信模式包括如下步骤:所述充电机发送CHM报文至所述BMS,在预定时间段内所述充电机接收到BHM报文,所述充电机进一步发送CRM报文至所述BMS,在预定时间段内接收到预先写入所述车辆识别码的BRM报文并解析出所述车辆识别码;所述旧国标通信模式包括如下步骤:所述充电机发送CHM报文至所述BMS,在预定时间段内所述充电机未接收到所述BHM报文,所述充电机进一步发送CRM报文至所述BMS,在预定时间段内接收到预先写入所述车辆识别码的BRM报文并解析出所述车辆识别码。
进一步地,所述执行充电或不充电的步骤包括:将所解析的车辆识别码与预先存储在所述充电机的存储模块中的车辆识别码数据库对照,控制所述充电机对所述车辆的电池充电或不充电。
为了便于存储大量的电动车辆的充电信息,所述执行充电或不充电的步骤包括:所述充电机将所解析的车辆识别码上传至云平台,并且与预先存储在所述云平台上的车辆识别码数据库对照,控制所述充电机对所述车辆的电池充电或不充电。
进一步地,所述低压辅助电源的电压为12V或24V。
为了便于查看车辆的当前充电状态,所述方法还包括在所述车辆的车载显示屏上实时显示充电信息的显示步骤,其中所述车载显示屏与所述BMS通信。
电动车辆上信息的传递多通过CAN总线,而CAN总线传输的信号与车载显示屏显示信号不兼容,所述车载显示屏为串口屏,所述BMS通过CAN转485/232模块与所述串口屏通信。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和有益效果是:通过充电机和BMS之间的通讯协议,在充电机和BMS之间进行双向报文传递,并且将车辆识别码预先写入BMS回传的报文中,以使得充电机接收并解析出该车辆识别码,然后将所解析出的车辆识别码与预先录入的车辆识别码数据库对照,校验该充电机是否可以对该车辆进行充电,如果检验成功,充电机对车辆电池进行充电,否则不对车辆电池进行充电,该充电过程简单、便捷,无需人工参与,提高了充电的自动化程度;利用车辆唯一的车辆标识码进行车辆身份验证,保证充电可靠性,提高充电安全性。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特来电新能源有限公司,未经青岛特来电新能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22779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动汽车无线充电摆动式高低调节器
- 下一篇:门(a4-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