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采用爆破口排气的缓冲气囊在审
申请号: | 201611191545.0 | 申请日: | 2016-12-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8216659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29 |
发明(设计)人: | 史迎风;李俊;吕忠;蒋远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宏光空降装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4D45/06 | 分类号: | B64D45/06 |
代理公司: | 南京理工大学专利中心 32203 | 代理人: | 王玮 |
地址: | 210022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缓冲气囊 爆破口 囊体 排气 锦丝 主部 两端面中心 冲击载荷 气囊囊体 圆形端面 衬布 放气 两层 内层 爆破 着陆 回收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采用爆破口排气的缓冲气囊,气囊囊体为圆柱形,囊体的两个圆形端面为主部(1),主部(1)分为两层,内层采用519锦丝帆绸,外层衬布采用49603涤丝帆绸;囊体围部(2)材料采用519锦丝帆绸;囊体主部(1)两端面中心各设有一个圆形爆破口排气。本发明通过缓冲气囊爆破放气,降低了无人机着陆的冲击载荷,适用于较大回收重量的无人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人机的着陆缓冲回收,具体地说,是一种采用爆破口排气的缓冲气囊。
背景技术
缓冲气囊作为作为常用的冲击缓冲装置之一,在空投防护、无人机着陆回收、地外星球探测器软着陆等领域均有大量应用。对于无人机回收而言,缓冲气囊具有附加质量低、折叠性好、包装体积小,成本低、系统可靠等优势。国外从20世纪60年代研制的无人机就开始采用气囊缓冲技术,如美国的USD-5无人侦察机、AQM-34V无人侦察机等。
近年来,国内对无人机气囊缓冲的研究日渐增多,实际应用还不广,国内某型靶机采用三气囊分别安装在两个机翼、发动机下方,在无人机着陆时保护机翼和发动机,但是其体积小,高度低,缓冲效果并不明显。同时,因无人机的型号不同,所以其外形、重量也不同,因此在使用气囊缓冲时,需要设计不同方案的气囊。否则易出现无人机反弹、侧翻等现象,达不到缓冲的效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采用爆破口排气的缓冲气囊。
实现本发明目的的技术解决方案为:一种采用爆破口排气的缓冲气囊,气囊囊体为圆柱形,囊体的两个圆形端面为主部,主部分为两层,内层采用519锦丝帆绸,外层衬布采用49603涤丝帆绸;囊体围部材料采用519锦丝帆绸;囊体主部两端面中心各设有一个圆形爆破口排气。
所述囊体围部上设有充气喷嘴。
所述囊体围部上通过螺钉固定连接固定带。
所述气囊高度由下式确定:
式中:h——气囊高度;
v0——无人机的着陆速度;
amax——允许的最大着陆过载;
g——重力加速度。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显著优点为:(1)本发明主要通过缓冲气囊爆破放气,降低了无人机着陆的冲击载荷。(2)本发明主要用于无人机的着陆缓冲回收,尤其是适用于较大回收重量的无人机。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发明中气囊的外形图。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附图,本发明气囊的囊体为圆柱形,圆柱形两端各有一个圆形爆破口排气。囊体的两个圆形为主部,主部材料高强度的涂层519锦丝帆绸,采用抗撕性能高的49603涤丝帆绸作为外层衬布,防止气囊爆破口爆破时应力集中使主部撕破;囊体围部材料采用高强度的涂层519锦丝帆绸。在无人机机体重心前后各装配一个气囊,无人机着陆时在重力作用下气囊内气压增大吸收着陆冲击能量,爆破口爆破后排出释放冲击能量。
气囊高度由下式确定:
式中:h——气囊高度;
v0——无人机的着陆速度;
amax——允许的最大着陆过载;
g——重力加速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宏光空降装备有限公司,未经宏光空降装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19154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全保护无人机
- 下一篇:一种人工增雨飞机的焰条播散设备安装结构